畢竟血脈傳承的厲害,倆孩子身上周瀾已經見識到了。所以一大晚上的好心情,就這么沒了。
周大人剩下的都是濃濃的擔憂,然后周大人又去給親爹上香了。姜常喜這次真的明白,周大人定然是求公爹保佑她們周氏子孫腦子能聰明些的。
求他們周家的血脈力量能壓過她。若是管用,姜常喜也想求一求,拜一拜的。
姜常喜突然就有點嫉妒公爹在夫君心里的分量了,你瞧瞧,都過去多少年了,但凡遇到這種大事,夫君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公爹。
姜常喜一句話,愣是給周大人整出來心事了,每日看著兩個孩子都心事重重的。
孩子小,聰慧什么的實在瞧不出來,有事沒事周大人就問姜常喜一句“常樂這么大的時候,是這樣的嗎”把姜常喜都給整不會了,你是想要生孩子,還是想要生小舅子,孩子能一樣嗎
這么問,對你兒子很不公平的。教育問題,姜常喜覺得有必要同周大人掰扯掰扯,孩子什么樣,當爹娘那不都應該欣然接受嗎
虧得大利成親的事情,讓姜常喜分外忙碌,扔下爺仨自己去忙了,不然非得自閉了。
孩子比常樂差一點難道就不是孩子了。孩子的爹是不是有點要求過分。
剩下周瀾一個人帶孩子,人家也沒有坐以待斃,開始每日帶著兩個孩子讀書,他去上衙的時候,就讓小言過來給兩個孩子讀書,包括兩個孩子玩耍的時候,都要在孩子們身邊讀書。
這要求,著實過分。對孩子過分,對讀書的人更過分。小言這個不愿意開口說話的人,特意同大人商量“奴婢不喜多言,大人能不能換個人給小郎君同女娘讀書。”周瀾“言少金貴,就你讀,你讀的書,沒準郎君同女娘都記在心里了。”你看看,聽聽,周瀾對這事多用心,為孩子們挑讀書的人,都這么有講究。
小舅子就有這樣的本事,人家周瀾能不用心培養兒子同閨女嗎。必須有這樣的期望。
然后周大人就發現小言的不給力了,孩子們聽書的沒怎么樣,小言這個讀書的,能把她自己給讀睡著。
這怎么能行呢,讀書這事,周大人那是無比認真的。于是小言過上了水深火熱的日子,每日里都讓周大人一通教育,說的都是讀書多重要性。
等周瀾下衙回來親自接管小言的工作,這是兩班倒。這時候小言還不得閑,要回房去寫一篇論讀書的重要性。
深刻認識問題。小言的同僚們,就沒見過這么被主家待見的丫頭。知道的說小言苦不堪言,不知道的都在傳,小言怕是被大人看重了,要收房。
rg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