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夫人的準許之后,人家周大人想著,這算是奉命出去喝酒的,回來肯定不用小舅子求情了。
周大人施施然,還昂著下巴頦子「常喜心里惦記我呢,你的面子比不過我們夫妻情深。」
常樂就覺得昨天那情誼都瞎了。以后再也不舍臉幫他了。
特意來小舅子這邊顯擺的「常喜還是通情達理的。」
常樂氣笑了,看來太給周大人臉面也不行「是嗎,恭喜姐夫,對了前幾日晚上,你覺得常喜不通情達理嗎」
這話能亂說嘛,這不是挑撥他們夫妻關系嗎,這孩子太壞了。周大人顯擺不成,灰溜溜就走了。
常樂還同先生面前給周瀾上眼藥「您這大弟子越發的不踏實了。」
先生能說什么,成天看著你們在府里變著花樣的折騰,哪天沒點新鮮事。他老人家都習慣了。
當然了弟子們之間,互相踩一腳的事情,他老人家也淡定了。
活到老學到老,這話,先生最近時常品一品。他老人家這個歲數了,還在弟子們身上學東西呢。
圓圓同姜姜說話利索,走路更利索,而且特別的聰明,開始的時候纏著周瀾帶他們出去,可周瀾當差,時間有限。兩孩子就改纏著常樂出門了,人家小小年紀,都能看出來點門道了,小舅舅比較閑。
后來人家發現常樂這個小舅舅當家作主的情況不給力,直接纏上了先生。
人家瞧出來先生地位不一般了,先生說什么就是什么,在府里說話算話,兩孩子多聰明呀,成日里扒著先生,想出去就能出去,自在的讓常樂都嫉妒。
先生也是沒同這樣的萌娃相處過,兩個孩子在先生面前向來乖巧,所以先生對他們那是有有求必應,沒有駁回的時候。慣孩子的問題上,先生那是當仁不讓,不見半點原則。
常樂都不知道自己要嫉妒先生對這兩個小的好,還是要嫉妒兩個小的,見異思遷,纏著先生好。很是郁悶,忍不住擠兌先生「您的原則呢。」怎么可以這樣呢
先生不以為然,自認帶著常樂的時候,也是這般信馬由韁的,沒怎么拘束過「我帶著你出去走街溜巷的時候少了。」
常樂掃一眼先生「不少,肯定沒有現在多,先生您都豐腴了。」
先生瞪眼,這個逆徒「是這么用詞的嗎,你學的都是什么,先生我這叫壯碩,這叫有威儀。你個頑童。」
他一個儒雅學士,怎么能用豐腴這個詞呢,這小弟子就是誠心的。
常樂也不愿意聽,他是翩翩少年,怎么能是頑童呢「先生,您這個年紀了,追求儒雅就好,弟子都沒好意思說肥膩呢。」
這一波互相傷害,讓師徒二人反目,兵戎相見了,結果就是常樂就被先生打戒尺了。
理由是,常樂學的不好,用詞不當。語言表達能力差。
常樂只有在內心呼喊,先生不講武德的份。
常樂小舅舅可委屈了,他為了誰呀,太胖了對先生的身體不好,他這不是勸勸嗎。
可惜先生不但不領情,還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認識。為了這點事竟然動戒尺。
圓圓同姜姜陪著小舅舅一塊上課的,頭一次看到那么好說話的先生,竟然還有這么兇的時候,終于對先生的威嚴有了認識。
圓圓癟癟嘴,好歹忍住了沒哭,姜姜掉眼淚不敢哭出聲。兩個孩子被驚到了,頭一次見識了人心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