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對著姜常喜連說了好幾聲「禍害,禍害呀。」
姜常喜也感覺不太好,富貴人家還好,沒那么多講究,想怎么穿就怎么穿了。人家白衣服穿的俏,青衣穿的飄逸。
滿大街都是妖嬈的蛇精。
官眷不一樣,人家穿衣服有規制的,不能隨便穿白。所以人家為了一身白衣賠了紅腰帶,腦袋上簪花,紅的,鞋子也是紅的。
那就是沒有修煉出來審美的蛇精,看了鬧眼。
姜常喜就看了兩位這般打扮的,就不敢出府了,她也害怕,這還不如一身白呢。
不過人家小言說了,這樣挺好的,咱們鋪子里面的皂角賣的特別的好。
穿白衣服嗎,不禁臟,大伙洗衣服的成本都跟著上來了。
先生都逼著姜常喜趕緊換一個話本子了。而且人家上趕著幫著姜常喜潤筆。
尤其是在服飾上下了功夫,可以說先生憑一己之力,扭正了被自己女弟子帶歪的審美。
如今大街上女郎們的衣衫終于正常化了。還是百花爭艷的好。
先生松口氣,人家姜常喜還說風涼話呢「先生原來喜歡這樣的。」
先生氣的罰抄姜常喜律法,那么厚一摞,而且連帶了,周大人,還有兩個孩子,可見先生氣的不輕。
當然了主要是讓姜常喜明白,經濟發展,也得依著律法,滿大街白衣裳這種事情,以后不能出。
可謂是用心良苦。
可憐他們一家四口,每天抄寫律法到半夜。聽聞先生還找了其他的地方的律法,給他們準備著。
圓圓「娘,以后咱們還是要聽先生的話的。」不然太悲慘了。
姜姜安慰姜常喜「娘,還是值得的,這個月鋪子的收益很是可觀。」
姜常喜「那是,娘前期鋪墊的好。看著吧,這一萬兩銀子,我定然是要在這群女人身上賺回來的。我看誰還說我敗家。」
姜姜「娘若是生氣,我同圓圓可以幫娘出氣。」
姜常喜「那還是算了,我覺得我這樣報復回去還是很有意思的。」
關鍵是還能順便聚財。這點姜常喜那是很追求的。
周大人佩服夫人的本事,更要感謝夫人的折騰,不管如何,邊郡的經濟,確實活泛了,可以說有夫人多一半的功勞。
又一年臨近年關的時候,聽聞各地過來邊郡聽戲的,把邊郡的客棧都給住滿了。
人家就說了,為何聽戲非得來邊郡呀請戲班子回去不就好了嘛這年頭的有錢人,都是這樣的。
知道的人就會說,因為郡守夫人同這些戲班子都簽了契約了,唱她的話本子,至少要留在邊郡兩年。
流行這東西,靠的都是宣傳,而宣傳這活,不光是郡守夫人做的好,郡守大人做的更好。
人家就抓住這個機會了,把邊郡弄得熱熱鬧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