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姜常喜這人也挺禍害的,過來一趟,固然自己沒能多開心,可也把周府攪合的不太高興。
背地里周二老爺同二夫人抱怨「孫家著實可恨,媳婦帶著孫子不孝順在咱們長輩身邊就算了,竟然也不接咱們過去京城。」
周二夫人何嘗沒有這樣的心思,可形勢比人強「可別在爹娘面前說這些,只當是心疼清河了,待我兒站穩了腳跟,定然不會忘記咱們的。」
周老夫人,老太爺那邊臉色也陰沉沉的「那孫家也不是好東西,若是不肯提攜孫兒,咱們就去京城,同他們說道說道。」話說回來,讓他們去,他們都不敢。若不然,也不至于,家業敗了,灰溜溜的從京城回來。
不過對于周行,對于孫家,那是真的有怨言了。
連帶著看周二老爺,周二夫人都不太順眼,這幾日都在挑剔周二夫人的毛病。
周二夫人臉色黑的不能再黑了,若不是周老太爺太夫人,身上有周瀾他爹給掙的誥命在,你看周二夫人還能這么順從不
可嘆大兒子都沒了,他們還在享受著大兒子的余蔭,可這份回饋愣是放在了二兒子,二兒子的兒子身上。
然后就是姜常喜帶著孩子們參觀自家莊子的時間。姜常喜是頗為驕傲的,這都是老娘為子女打下的江山。
周大人陪同,暗搓搓的學習自家夫人莊子里面的各種先進技術,管理方法。人家周大人那是奔著長見識來的。
在邊郡的時候,聽聞管事的,說莊子上的變化,周大人就惦記上了。
一個百十畝的莊子,一年萬把千兩銀子的收入,放在哪都是很可觀的。
然后周大人就知道了,夫人莊子上的本事別人學不來,莊子上的醬菜作坊,那都是有技術含量的。
然后就是那些管事真的有本事,每個莊子上,都有點自己的特色,發展的方向都不太一樣。
竟然還有莊子,專門燒磚瓦往外賣呢,據說那座燒磚瓦的紅泥山,都是人家莊子管事做主買下的。
最近都雇傭到合適的匠人,人家準備燒些盤碗罐子了。
周大人那也是佩服,夫人竟然給管事如此大的權利。當然了利益那也是巨大的。
兩個孩子到了莊子上之后,那也是開了眼,長了見識了「比在邊郡學院里面看到的還多。」
那肯定是,人家姜常喜就頗為驕傲了「看到沒有,那些水渠,水井,水車,都是咱們莊子上實踐過后,才用到邊郡那邊的。」我這是發源地。
當然了還是要防著圓圓姜姜突發奇想,把這些都拆了的。畢竟這地方不是邊郡,重做也沒什么收益的。
兩個孩子更喜歡自家栽種果樹的山頭「這些果子,比果脯好吃。」
姜常喜「以后隨便吃,邊郡那邊運輸不容易,這邊不一樣,這邊儲存也方便。」
然后笑瞇瞇的「你們爹喜歡吃櫻桃,咱們在京城的莊子上,還有一小片櫻桃呢。」
周大人立刻就驕傲了。這是夫人對他的情誼,相當于表白。
姜姜這個貼心的孩子,立刻就說了「娘,你喜歡吃什么水果,我同圓圓幫你也栽種上。」
周大人拉著夫人就走了,孩子果然是夫妻之間最大的情敵。這事輪得到孩子們做嗎,當他是個擺設不成。
然后人家周大人更郁悶的還是「我竟然沒有姜姜體貼,夫人,這些年,我怠慢你了。夫人為夫為你種一座果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