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點點頭,咬咬牙「先生吼的對,這個還是背負不起來的。」咱們也不能什么都背。
話說先生當時的心情該多郁悶呀,碰到這么一個什么都背負不了,講不通的家長。
李小郎低頭,很慚愧,他這個家長做的差強人意「所以圓圓舅舅來了。」
李大人
點點頭,那是個能背負起來的。這波操作非常不錯。
孩子們同先生打的就是個迂回戰,若是開始就找姜小郎君這個家長,先生定然不樂意,還要找家長的。
可先弄了李小郎這個家長,相比之下,姜小郎君那是真正的家長了。
這到底是哪個孩子想出來的,心計了不得呢。
李大人愿意兒子同侄子們在一起,學一半就夠了「還能適應學堂嗎」
李小郎點點頭「已經沒有那么怕了。」跟著有點膽怯,但還是勇敢的開口「就是零花錢不太夠。」
都知道為自己爭取零用了,在李大人看來這就是進步。
話說回來,學堂還有什么其他的開銷嗎,李大人「有開銷嗎」
李小郎「剛才說的那些事,是經過了先生的大事,小事私下找家長的,比較費銀子。」
所以人家李小郎這個家長,默默背負的更多。李大人都有點消化不良。
看到兒子發愁的小模樣,李大人那個欣慰呀,多少年了都沒有鍛煉出來兒子的自主自立,這上學三兩天,兒子都能幫著侄子侄女處理理賠了。再次確定,把孩子撒出去絕對是正確的。
李大人感慨「我兒長大了。」
李小郎嘆口氣「當長輩,太不容易了。」然后「那銀子呢,零用能加一些嗎。」
李大人點頭,兒子都當家長的了,該有的支持必須有。
李大人回去后院的時候,那真是榮光滿面,同李夫人說了一句「我就后悔,沒能讓小郎同圓圓,姜姜一起去邊郡,一起長大,虧得孩子們大了,感情還不錯。」
李夫人滿臉的,你瘋了。你沒看到圓圓同姜姜什么模樣,若是長此以往,小郎要變成什么樣。
李大人跟著就開口「孩子大了,月銀得給長點。夫人,你覺得呢。」
李夫人一般情況都是聽李大人的,不過是順著問了一句「有什么開銷嗎是我沒考慮周到。」
李大人「不該有開銷嗎,筆墨紙硯,同窗往來,那不都是花銷嗎。孩子大了,要寬松些。」
給自家兒子銀子,李夫人不覺得不妥「是該長了。聽大人的。」
李大人滿意了,兒子的要求他也幫著達到了,然后就是安撫住夫人,幫忙保密,跟著「對了他們小夫妻忙的很,些許小事就不要同他們說了,平添煩惱。」
這些都是他答應了李小郎的,你看人家當爹的,都幫著辦到了。所以論寵兒子這事,李大人比周大人絕地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