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常喜就覺得先生故意刺激她的。不過難得周大人真生氣,還是為了孩子。
在先生這里尋求不到幫助,姜常喜不占理,該哄人還是要哄人的。
先生心說,我不過去同我大弟子說,抻住了,就不錯了,難得大弟子能拿住一次。
人家周大人確實生氣了,可人家覺得夫人說的有道理。
突然就想到,憑借自家的底蘊,有些書是不應該存在的。
可他小時候讀書還是豐富的,知識儲備量不低,不然也不能三年守孝之后,還能在三兩年內,科考出這個成績。
固然是先生教導的好,可也的說,基礎很牢靠。
周大人看過姜常喜陪嫁的書籍,也看過常樂書房里面的書籍,都有姜府的標識。自己小時候讀的書上,也有那樣的標識,是姜家的標識。
所以自家老丈人,那也是同自家夫人的想法一樣,從小教導小姑爺,人家先從讀書入手的。
周大人多聰慧,可不就融會貫通了嗎。
周大人突然就開始崇拜老丈人了,別看人家親事定的倉促,貌似沒有什么章法,可人家后續很嚴謹的,對閨女很負責。他不能比岳父做的差了。
所以人家周大人這幾日忙,不是因為故意同夫人生氣,躲著姜常喜,人家是去同僚府上赴宴的。
人家要嚴謹的收徒,從小教導。已經入手晚了,那就不能更晚,必須提上日程。
主要就是看看同僚府上的小郎君,挑家庭和睦,規矩不太嚴的人家。
然后還要挑一下別的,最后才輪到挑小郎君,那真是一層層篩選呀,嚴格的如同大浪淘沙。
這是個大工程,很是繁瑣。
周大人眼圈都要熬黑了,沒事的時候,人家就去書院講學,都是給圓圓他們這樣大的小郎君講課,所圖那真是不小,極為用心。
姜常喜賠禮的時候,看到周大人如此狀態“當真不至于,同我生氣,怎么還把自己,熬成這樣。”
別說讓她服軟,道歉都可以,周大人實在太折騰了。
周大人那邊,忙著看資料呢,容貌,家世,聰慧有否都看過眼了,人家周大人還要看小郎君從小到大的經歷,過往,真的是一點不敢疏忽“不得挑弟子嗎。”所以人家真的聽進去了。
姜常喜“挑中了沒有”
周大人臉色立刻就難看了,好像誰都配不上自家姜姜“難呀。”
姜常喜震驚了,這都沒有看上眼的嗎“京城還是很大的。”
周瀾“邊郡的,保定府的,認識的,我都算進去了,也沒有心儀的。”
姜常喜抽抽嘴角,真心實意的說道“為了能讓姜姜嫁出去,夫君還是酌情降低些標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