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聞人奚用布在腿上纏了一圈,出門后先去買了兩套男裝備用,隨后騎上馬再次離開。
這一路上她幾乎沒有停歇,要么在趕路要么就是在打坐練武。
短時間內,京城那邊發生的事情是不會傳到邊關的,或者說一直找不到她,那邊還會封閉消息,不讓邊關的將士聽到,以防鬧起來。
聞人曦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從來不只是她自己,她代表著為國盡忠的武昌侯府,也代表著皇家的態度,然而她在出門上香的時候卻遇上了山匪。
京城郊外居然有山匪,打劫的還是郡主的儀仗,這話說出去,如果沒點貓膩,誰相信
原主上輩子在事后就跟著回去了,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與后來的丈夫衛明安身上,而且人畢竟沒有受傷,被人給救了,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有人知道事情背后不簡單,查了查沒有查到,也就這么結束了。
反正原主之后也招了衛明安當郡馬,事情就此結束。
可這一次,聞人奚這一跑,一切可就不一樣了。
京城附近出現山匪,還劫了郡主的儀仗,劫走了郡主,誰知道下一次會對哪家的女眷下手,又或者對過路的達官顯貴下手
不管這件事背后是誰,這都是在打皇家的臉,也是在威脅所有人。
今天能劫郡主,他們各家身份有郡主高的可沒幾個。
聞人奚對于自己造成的一系列麻煩自然一清二楚,而她也不管。
第一出事的不會是她,第二出事的人都不會干凈到哪里去,既然這樣,她為什么要管
對她來說,如今去邊關才是最重要的。
京城到邊關路途遙遠,而越是往北道路就越不好走,人煙也比京城附近稀少了很多,最重要的是為了防止這個身體撐不住,她也不敢太過辛苦。
按照聞人奚的速度,她足足花了大半個月才看到邊關的城墻。
和京城高大巍峨的城墻不同,邊關的城墻帶著邊塞的蒼涼落拓,少了一分雄壯,多了幾分滄桑。
聞人奚騎在馬上離得遠遠的還能看到城墻上行走的士兵,那些都是守衛。
陵安城是最靠北的邊城,也是每次承擔匈奴最多的城,生活在這里的人各個驍勇善戰,別說士兵了,就是普通的百姓聽到號角聲也能拿著家中趁手的武器出來和匈奴干,民風彪悍得很。
不是他們膽子大,而是他們不拼命,身后的家人就會死在匈奴的馬刀下。
也正是因此,武昌侯父子鎮守邊關多年,這些邊城的百姓才會如此感恩他們父子。
邊城是武昌侯帶人撐起來的,要不然陵安城早就城破被滅了。
景安帝當然不滿意武昌侯在邊關的聲望,可問題就在于,整個大景朝,除了武昌侯,其他人拿不住匈奴人,根本不是對手,而武昌侯一家又一直忠心得很。
后來武昌侯父子戰死,鎮守陵安城的就是當年武昌侯手下的副將顧問西,跟著武昌侯在陵安城待了多年,與匈奴人交手不下百次,經驗豐富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