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戰,那便戰。
“黃愛卿此言有理。”讓景安帝生氣的也是這一點,兵部尚書的話他們其實都懂,即使不懂兵法也能看得出形勢,可就好像不吵兩句,就不夠表達他們的存在感一樣。
平時他看著他們爭吵,就當看戲了,可現在是什么時候是能浪費時間在這種事情上的嗎
最終景安帝拍板,調派大軍前往陵安城,還有,從戶部調撥糧草,絕對不能在這件事上松懈
感受到景安帝的態度,大臣們都不再說話了。
好不容易被到了散朝的時候,大殿上的大臣三三兩兩離開了,不知道是誰突然輕聲嘆了一句,“若是武昌侯還在”
如今武昌侯府,連唯一的主子都下落不明。
懷安郡主作為一個弱女子,其實很多人都猜測她已經遭遇不測了,只是沒有證據,而景安帝對武昌侯顯然有幾分君臣之義,即使懷安郡主下落不明,也并沒有收回武昌侯府。
想到當初煊赫一時,為景朝立下汗馬功勞的武昌侯府,所有人心中都嘆了一聲,隨后就去忙碌了。
兵部尚書也搖了搖頭。
當年懷安郡主出事,他就極力主張必須要徹查,可惜后來這件事還是不了了之,當初有人為懷安郡主惋惜,但更多的是擔心自己哪天也會遇到懷安郡主那樣的危險,又有幾個是真心在為那個失去父母兄長的可憐女子惋惜的
現在,匈奴大軍南下,都開始惋惜武昌侯府了
喊
虛偽
臉上總是掛著溫和笑意的秦國公看了謝平暉一眼,注意到他平靜的目光,心中滿意。
盡管當初選擇謝平暉的時候就做好了準備,但是謝平暉對那武昌侯之女沒有過多感情,對他的女兒好,他心中自然會更加滿意。
為了秦家,將他的嫡女嫁給謝平暉這個不受重視的光頭皇子,秦國公對謝平暉其實并不滿意。
在他看來,謝平暉配不上他如珠似寶的女兒,如果不是謝平暄是皇后之子,與秦家有怨,他怎么也不會選擇謝平暉的。
謝平暄比謝平暉強很多,而且深受景安帝器重,手中還有兵權,謝平暉有什么
不過謝平暉有一個好處是謝平暄所沒有的,那就是他勢單力薄。
將來若是成了大事,不怕他秦家不會輝煌,因為謝平暉母族已經沒了,即使將來他登基為帝,手中沒有可信的人,也只能靠他們秦家。
屆時再扶持有秦家血脈的皇子登基
那寧家出了一個皇后有什么用,有皇子有什么用,謝平暄明顯志不在此。
而且老天都在幫他。
此次負責調撥糧草的戶部左侍郎與秦家有舊,秦國公也不是要讓大景戰敗,只要拖一拖,陵安城被困,負責守城的謝平暄自然逃脫不了責任,甚至可能會死在陵安城。
秦國公雖然希望謝平暄死在陵安城,但他還沒這個膽子,只敢稍微拖延一下,讓謝平暄失利,之后再由大軍將匈奴攔住,事后謝平暄勢必會吃掛落,說不定還會讓景安帝對他失望厭棄。
謝平暄一直知道京城那邊不安生,但他沒想到秦國公居然會在這個時候為了給他添堵,用整個陵安城的安危來做筏子,此時正對著沙盤皺眉。
聞人奚也在屋子中,和謝平暄手下的副將一起,包括顧問西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