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時候已經太遲了。
所有人都瘋了。
先帝母族和妻族都不是什么名門望族,自然沒有競爭力,好在他手上比較干凈,若是他上位的話,和其他兄弟沒有太多深仇大恨,不至于將那些兄弟都弄死,而且那時候老皇帝也沒什么人選了。
先帝登基以后,就被老皇帝曾經最看好的兒子下了藥,身體也毀了。
作為曾經老皇帝最看好的兒子,先帝的六皇兄在宮中自然有人脈,而先帝自己沒什么勢力,登基之初自然就容易被人鉆空子。
而那時候,先帝只有一個女兒,也就是原主。
他的身體毀了以后,給他下藥的六哥就在府中一把火將整個王府燒成了灰燼。
因為沒有兒子,再加上見過奪嫡末年的慘烈,先帝吸取了教訓,只想著好好教導女兒,后來機緣巧合之下,皇后居然有了身孕,十月懷胎,生下了原主的弟弟,也就是歲朝的末帝聞人或。
或,同國,只看這個字就知道先帝對這個幼子有多期待,抱著多大的期望了,可惜他的身體毀了,沒能為聞人或鋪好路,教導他為君之道就駕崩了。
聞人或登基的時候不過才六歲。
原主當時也不過十六而已。
先帝駕崩的時候留下了旨意,封十六歲的原主為護國長公主,幫助聞人或坐穩皇位。
先帝也是沒辦法,他能察覺到朝堂上不少世家子弟明顯有些別有用心,他沒什么能信得過的人,他倒是想要找輔國大臣托孤,但沒人啊。
而他的那些兄弟也都差不過死光了,聞人或和原主基本沒幾個堂兄弟還活著,是真的獨木難支。
原主也確實做得很好。
她是十六歲的公主,卻和十六歲可以上朝的皇子沒多少區別,手腕能力都有,盡管支撐得有些艱難,卻依舊記著先帝的話,努力教導幼弟,帶著他長大。
除了原主,先帝還安排了幾個老臣,他知道這些老臣都有自己的心思,但選擇了幾個,也是為了互相之間形成掣肘,只要勉強撐到新帝親政就好。
可惜最終,先帝臨終之前的打算還是失敗了。
臣強君幼,終究不行。
原主護著新帝長大雖然艱難,卻也還能堅持得住,沒有被那些朝臣吃掉,然后她就被迫和親了。
作為護國長公主,照理說不應該輪到她和親,但先帝只有她一個女兒,而她的那些堂姐妹目前要么已經嫁人了,要么就是年歲太小。
而且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也知道她雖然年紀不大,但卻是個有手腕,有她把控朝政,他們居然沒能占到多少便宜。
隨后,就有人決定先將她踢出去。
理由也好找的很。
她是女子,牝雞司晨。
如果不是先帝留下旨意,她或許早就被迫招了駙馬,被困住了。
這時代想要困住一個女子太容易了,成親懷孕生子,都足夠困住她,原主也是因為知道這一點,這才遲遲沒有定親。
但她沒想到,那些人為了將她趕出朝廷,居然會想出那樣的主意。
和親
一旦她和親了,自然要離開歲朝京城,成為他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