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人或這門親事并不是聞人奚找的,也不是太后看好了姑娘賜婚的,而是聞人或自己找了以后進宮請她下賜婚圣旨的。
當然,他進宮之前還專門詢問了人家,得到了人家同意才進宮讓聞人奚賜婚的,并不是說他看上了人家,一言不發就進宮。
聞人或和這時代的男人真的有很大不同。
他的王妃叫沈萱,從前只是一個普通的姑娘,被湖山十八寨的山匪擄上山的時候年紀還很小,因著從小是個小美人胚子,這才被留了下來,只等著她長大了。
結果她還沒長大,湖山十八寨就易主了。
當然,從前她并不叫沈萱,而是叫沈小草,后來湖山十八寨那邊教導所有年紀不大的孩子啟蒙,她跟著一起啟蒙,讀書識字也不錯,稍微大了以后就跟著進了鳳凰軍,如今是一名武將。
識字以后,沈萱就將自己的名字改了,從原本的沈小草改叫了帶著美好寓意的沈萱。
她和聞人或的初識就源自沈萱的英雄救美。
兩人成了親以后也很和諧,每日一早夫妻二人相伴上朝去。
“羲兒,如今萱娘既已成親,是否應該安心待在王府之中”
聞人奚覺得沈萱如今和聞人或兩人和諧得很,一起上朝,下了朝以后相伴回家,有時候也能去逛一逛首飾鋪子之類的,但她這么想,顯然有人并不是這么想的。
這一天聞人奚剛下朝回到寢宮,太后那邊就派了人過來,說是有事情找她,聞人奚剛過去,一進門就面對太后憂心忡忡的詢問,頓時挑眉,“母后的意思是”
“從前便算了,可如今萱娘是親王妃,再整日在外面拋頭露面可是不好況且,遂兒也不用她在外辛苦,安心在王府之中便好,否則的話,對遂兒的名聲也不好。”這就是太后今天找聞人奚過來的目的。
她對沈萱沒什么惡感,只是終究覺得出身低了一些,不過如今有那么多女子為官,而且沈萱還救了外出遇到意外的聞人或,太后盡管覺得兩人身份上不是很配,可看著聞人或喜歡,聞人奚也滿意,她也沒說什么。
或者說,她習慣自己不說什么了。
但是兩人成親以后,日日看著沈萱在外拋頭露面,整天不管王府里的庶務外出任職,這在太后看來就有些不符合一個妻子的身份了。
對她來說,一個妻子,照顧好丈夫才是最要緊的事情,如果因為其他的事情疏忽了她兒子,太后當然不滿。
不是說不讓沈萱干,但要分清主次,如今這般也對聞人或太不上心了些。
“可是有人在母后耳邊說了些什么”
“并不是,只是萱娘如今的身份不同了,她如今是遂兒的王妃,總要顧及一下王府的臉面,如此在外奔波,拋頭露面,實在有些不合適。”
太后其實也有些猶豫,但是終究覺得這樣不太好,從前沒成親就算了,可現在沈萱畢竟是聞人或的王妃啊。
她當然更加想要一個能夠將兒子照顧得好好的,一心為兒子的兒媳。
兒子小小年紀經歷太多,她沒什么本事,也不能幫著他什么,如今就希望他能有個知冷知熱的人。
聞人奚點頭,坐在那里手中拿著一顆荔枝慢慢剝著,很快就剝好了一顆,塞進口中體驗那種甘甜,一邊聽著太后說話。
等到將口中的荔枝咽下去,她這才開口。
卻沒有談論關于沈萱到底應不應該辭了官安心當一個王妃的事情,而是說起了今日朝堂上的上奏。
“說來母后,我也有一件事兒要和您說。今日朝堂之上有人彈劾您頻繁出宮,原先您就我和遂兒兩個孩子,如今我又當家作主,您想去哪里自然可以,只是有御史彈劾這般顯得我不孝。”
“否則的話,自古以來從未有過住到宮外王爺家里的太后,若非我不孝,您又怎么可能如此頻繁出宮去如今外面也在流傳一些風言風語,紛紛猜測是否我過于不孝了,這才逼得您不得不去遂兒府上。”
太后是個簡單的人,聽聞這話立刻被轉移了注意,臉上也帶出了不滿的情緒。
除了不滿,還有擔憂。
“我兒自然孝順得緊,外面那些人胡亂猜測,你可千萬不要放在心上,母后知道你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外面那些人什么都不知道,就如此猜測,實在過分”太后還是第一次知道這樣的事情,不過她也知道,自古以來確實很少有住到宮外的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