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錦云明白了,是因為有恃無恐。
錦安有恃無恐。
“娘,我會好好孝順你和爺爺,好好學習怎么打理布莊的生意的。”
我不會像哥哥那樣辜負你和爺爺的。
“好啊,那錦云可要努力了。”聞人奚挑眉,端起杯中的果酒喝了一口。
這酒帶著甜味,口感綿軟,比常規的酒多了一些味道,聞人奚還挺喜歡的。
“嗯。”
錦云認真地點頭應了下來。
那些碎布頭做的小東西很快就在樊城流行了起來,也開始有一些婦人想要買布莊成批的碎步回去做小東西,等到集市的時候拿出來賣,又是一筆進項,布莊接下來的碎步都有了去處,不用浪費了。
碎步要比正布便宜很多,扯了布回去做衣裳,也總會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剩下來,普通百姓自然舍不得扔,會拼接起來繼續用,現在用來做小玩意拿出去賣倒是好很多。
城中流行起了各種料子做的小玩意,有不少人開動腦筋,還真做出來不少讓人喜歡的,還根據節氣不同做了相應的東西。
不過是個小東西,但卻讓樊城活躍了很多,而這些小東西還在往周邊的地方擴散,即使不能賺太多的錢,但也夠緩解家里的經濟了。
這也算是意外之喜。
有不少人家都因此得了利,有機靈的小販專門收了一大批貨,然后運到其他地方去賣,比樊城要好賣,價格也要稍微貴一些。
有人因此增加了家中的進項,多了一筆收入,有人則因此多了不少喜愛的東西可以挑選,所有人對錦云都充滿了好感。
尤其是那種家中困難,靠著多出來的進項日子好過了些的人,更加對錦云感激得很,如果不是錦云生辰,也不會有如今的這些東西存在。
錦云也沒想到自己生辰居然還有這樣的后續,她并非是常規的女子,日后要接手昌盛布莊的,出門的機會自然也多,在布莊的時候時不時就有人感激地跟她打招呼,一開始還會覺得窘迫,慢慢地就習慣了,還能回以一個禮貌的微笑。
因著她,布莊接下來的生意又好了很多。
原本昌盛布莊就是樊城最大的布莊,生意往來壓著于記和吳家打,如今更是一騎絕塵,另外兩家遠遠追不上。
吳家還好,但于記是真的心有不甘。
可不甘心又能怎么樣只能看著昌盛布莊生意越來越紅火,攤子越來越大,而自家的生意則越來越少。
錦云生辰一個月后,京城那邊來了人。
這一次和之前金平郡主派人來買煙云緞的情況可不一樣。
這一次過來的人并非出自長公主府,而是圣上的人。
就連縣令都被驚動了。
京城來的人是來宣旨的,賞賜了昌盛布莊一塊牌匾,布莊的名字沒變,新的牌匾是上好的木頭所制,右下角還蓋著一個圣上的私人印鑒。
聽著圣旨的內容,總之總結起來就是昌盛布莊的少東家研究出了一款織布機,可以降低天下布料的價格,讓更多的人穿上衣服,實乃大功一件,圣上深感其用心,故賞賜一塊牌匾,且皇商的名額給了聞人家一份,日后所有的煙云緞都會進貢到宮中去。
因為聞人奚是最重要的當事人,因而雖然是女子,但聞人老板依舊帶著她一起接旨了,呼吸急促地看著傳旨太監身后的牌匾。
他萬萬沒想到,自家居然還有今天。
對一個開著布莊的商戶來說,這已經是最大的榮耀了,沒想到自家居然能在圣上那里掛名,還被賞賜了一個蓋了印鑒的牌匾
聞人老板太過激動,加上第一次面對宮中出來的人,一時間居然有些手足無措,還是聞人奚記得要招待傳旨的太監,又塞了個輕飄飄的荷包,這才將人送走了。
那太監原本想著這一趟應該沒什么油水,結果聞人奚遞過來的荷包愣了一下,隨后臉上的笑容更加真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