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的復健進行得很順利,也始終未察覺到身邊的異樣直到有一天早晨他醒得早,聽見母親在打電話和朋友借錢,結果可能很不理想,掛了電話后母親嗚嗚地小聲哭了起來,像是怕吵到他,那聲音壓抑著,聽起來很不真切。
剎那間吳非像是被人迎頭打了一棒子。
他醒來后全家都很高興,這些天父母都好吃好喝地悉心照料著他,鼓勵他積極復健,盡快康復,而他沉浸在了解生活中這些顛覆性的變化里,竟然沒有注意到母親的強顏歡笑和父親眉宇間沉沉的陰影。
有心觀察和旁敲側擊之下,吳非很快了解到家里如今的狀況他家本身就不過是一個三線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存款并不寬裕,后來大部分存款也都拿出來貼補他買房。他出事之后需要一大筆治療費用,當時校友、公司同事都組織了捐款,但捐款和保險都畢竟有限,他的車已經在事故中完全損毀了,父母兩人把他在一線城市的房子賣了才湊齊治療費用,并且這時候款項還有些剩余。
而他在脫離危險之后一直沒有醒來,如果要躺在醫院病房里繼續治療維持生命,幾乎每天都要小一萬的開銷。于是父母兩人又把他們在老家的房子賣了,父親繼續回家工作,白天上班、下班開車接單,在單位附近租了一間小房子,母親就住在醫院里守著陪他。
即使如此只靠他父親每個月幾千的薪水依然難以支持高額的治療費用,于是父母開始四處借錢,把能借的親戚朋友都借遍了,比較親近的親戚朋友甚至都躲著他們走。
醫生和護士都委婉地勸吳家父母兩人放棄治療,留點錢安度晚年,但吳非爸媽無論如何也不答應,咬緊牙關堅持要給吳非續命。
等到吳非醒來的時候,吳家已經背負了近千萬的債務。對不少人來說這筆錢可能算不了什么,對于曾經的吳非而言,也不會覺得千萬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數字。但對于現在只有吳父在工作的這樣一個普通家庭而言,這筆錢卻無異于一座壓在頭頂的大山,只是利息就讓他們吃不消即使有一些親戚朋友同情他們的遭遇,是不要利息的。
何況如今吳非需要復健,依然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吳非知道了家里的情況之后就坐不住了,吃飯的時候對爸媽兩人道“爸,媽,我恢復得差不多了。現在正常走路、行動都沒問題了,不用繼續復健了。我準備找份工作,平時自己鍛煉鍛煉也一樣。”
在醫院住的,每天單是住院費就不少。
他爸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看了他一眼道“醫生說再過半個月你就差不多能完全恢復了,別因小失大。”
他媽也微微皺眉,憂慮地看著他“非非你好好治療,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我和你爸還行。”
吳非沒再堅持,復健的時候卻利用全息網絡找起了工作。
如果世界沒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吳非自信憑借他的學歷、工作經歷、知識儲備和工作能力,即使荒廢了三年,依然能很快找到合適的工作。但是這三年發展太快了,即使他也在學習了解最新的知識,但依然很難在短期內達到工作要求;一些對能力要求不高的崗位,開出的薪水和發展空間又無法滿足他的期望。
吳非迅速在心里制定了備選計劃,如果沒有其他選擇,他可以先找一份要求不高的工作,稍稍緩解下父母的壓力,同時再根據行業需要迅速學習,伺機尋找更好的工作。
他發了消息給自己過去關系不錯的同學和同事們,詢問有沒有什么機會可以介紹給他。他的舊手機早就壞了,現在的“手機”都是腕表樣式,叫做“信息表”,可以支持鏈接意識網絡,所以大屏自然也就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