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聲音,他的面前也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虛擬屏,上面只有“石頭、剪子、布”三個小圖標,同時虛擬屏上方有一個十秒的倒計時,提醒他在十秒內做出選擇。
連對方的面都見不到,這個猜拳完全看運氣,而且拋棄詞語時,先手和后手的影響不太大,甚至他覺得后手還要更好一些。
吳非隨意地選擇了“石頭”。
五秒鐘后猜拳結果傳來“藍方選擇石頭,紅方選擇剪子。藍方獲勝,請藍方選手先來做出選擇。”
吳非選擇了“馭獸”。
之所以優先排除這個,是因為這一主題的風險很大。他和行神明顯都不是親近動物的人,更不要說馭獸。但如果對方有精靈、獸人一類種族的卡,幾乎就能完勝他。
隨著他的選擇,第一排右邊的卡牌晃了兩晃,消失了。
輪到紅方選擇,對手選擇了“迷宮”。
這個吳非也不知道要怎么比,他手中也沒有一看就特別擅長這方面的身份卡,很難講說是擅長還是不擅長。在他的判斷里,“迷宮”和“戀愛”都屬于這一評級的主題,有點不知所謂,但也想不到什么樣的身份卡會特別擅長這一項。
在他的想法里,“音律”“對戰”“迷宮”都是可以一試的,其中他最鐘意的自然是“對戰”,也會力保對戰被留下。對方去掉這一個,他也不會太惋惜。
再次輪到吳非,他猶豫了一下,選擇了位于第二排中間一個的“棋牌”。
比較理想的策略是,優先借對方計劃者的手,把自己不想比的主題全部去掉,輪到自己的時候再去除其他自己不想比的主題。比如“預言”這個主題比較冷僻,很有可能對方也沒有相應能力的身份卡,所以他先不直接去掉這個主題,而選擇一個看起來更尋常、但是他沒有特別合適的身份卡可能贏不了的主題“棋牌”。
不過這種博弈也有風險,比如對方其實恰好有擅長這方面的身份卡,根本不會選擇ban掉這個主題。而每個人只有四次選擇機會,所以吳非決定不管接下來對手選什么,如果“魅惑”和“預言”還在場上,他一定會用自己的剩余兩次選擇機會把它們干掉。
其實他對“辯論”也沒把握,因為他本身不擅長辯論,行神又不愛說話。但行神有“政治家”和“欺詐師”這兩張身份卡,沈總正經講起話來應該也很有說服力,所以比起“辯論”,吳非還是先禁掉了“棋牌”他本人和行神的幾個身份在這方面看起來都是業余級別的。
再次輪到紅方,對方毫不猶豫,選擇了“音律”。
吳非在心里暗罵一聲。
他也不再猶豫,直接選擇了“預言”。
對方選擇了“辯論”。
這回輪到吳非時場上的主題只剩下了三個魅惑、戀愛、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