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寵物、家畜、野生動物等非高等智慧生命,他們也會由公共機構進行安排,把大部分意識轉移到數據社區里。
這幕情景和西方神話傳說中的諾亞方舟何其相似,也因此,這項轉移計劃才被命名為“數據方舟”計劃。
等到末日來臨之時,這個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將不復存在。
望著腳下日漸荒蕪的城市,吳非思考的卻是另一個問題最終計劃為什么會創造這樣一個完全是以毀滅為主題的關卡給他們
他一步步地復盤進入關卡以來的經歷
首先,通過規則、死神升級所需的不斷增長的死神點數等,這一關卡在初期就不斷地暗示著他們,想要取得最終勝利,必須盡可能發展更多的人口才行。而若想長期承載負荷大量的人口,科技、經濟發展是必不可少的。這一點稍微有點常識和經驗的計劃者都能明白,所以第一步時,所有計劃者都會傾盡自己所能幫助自己的復刻星球進行發展,給他們帶來各種先進技術或制度,所有星球都會快速發展起來。
當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如果其他死神不像他們這樣找到了一個“外掛”,那么迫于要被淘汰的壓力,恐怕那時候那些死神就會動用自己的能力,向自己所掌管的復刻星球降下各種災難。吳非他們沒走到這一步,所以他忍不住會想,如果情況變成這樣,在不可抗拒的災難的壓力之下,已經發展起來一定技術和條件的復刻星球上的人類會怎么做,來應對這些災難呢
他又想起曾經玩過的瘟疫公司,在那款游戲里,疾病的嚴重性越高,人類就會越重視它,越會集中力量快速研制出解藥來對抗它。
這是人類本能的、為了生存而和各種災難與困苦作斗爭的不屈不撓的精神。
也正是因為這種精神,人類才逐漸由蠻荒時代走入了科技文明。
那么,如果沒有他們在背后有目的地推動科技發展,如果不是他們在最終事件之前一直沒有對復刻星球造成毀滅性災難,這些復刻星球上的人類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毀滅性災難,是不是能自己創造出對抗災難的方法,甚至于在最后死神降下逃無可逃的末日時,也能憑借自己的努力逃出一線生天
吳非他們自己由于開了掛,沒有走上這一關可能原本安排好的劇本。但是他猜,可能這樣的結局,才是這一關卡最終想看到的。
縱然有神明在九天之上操縱著一切,縱然這個世界最終注定要毀滅,人類也能不屈不撓地、憑借自己的抗爭,擺脫被擺布的命運,最終得以徹底主宰自己的生死輪回,成為自己的神。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姑娘們的地雷和營養液出錯了,請刷新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