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八十一抬是一整幅嫁妝,看著什么都齊備,也都是實打實地連手都插不進去,可怎么看都覺得還有些不足。」呂氏擰眉說道。
「嗯。」蘇紹元點頭表示同意,「初初現如今是郡主,郡主的嫁妝之儀可比尋常人多,咱們可以再添置一些,即便面上不能太過,偷偷多上一些,也是無人細追究的。」
「是這么回事。」呂氏道,「此外還得再多些金銀田產鋪面的傍身,初初嫁過去心里才能更加踏實,且這些東西都只是一些銀票和地契房契什么的,也不占多少地方。」
「洛南府那邊的產業若是配嫁給初初的話,她平日里打理起來也不大方便,我看那,干脆就將去年在京城這兒置辦的產業拿一半給了初初為好。」
呂氏這般提議,蘇紹元當場應下,卻又有些擔憂,「可行,不過我在京城這里置辦的產業不算太多,無外乎就是那些糧食鋪子,一個茶葉商行以及瓷器行,滿共算下來也沒多少,每年收益不過萬余兩,給初初一半的話,每年不過五千兩,似乎有些少。」
「那就都給了初初吧。」呂氏道,「文宣這里在和嚴修一并跑船運貿易,每年收益不菲,算他自己的產業,若若那的馬場也讓她有仰仗,其余的待她們兩個都大婚時再說。這兩年也還有時間再去置辦些別的,錢滾錢的,來的也快。」
「是這個理兒。」蘇紹元點頭,「就先這么定,額外再給初初賽些銀票」
蘇玉錦,「」
三言兩語之間,她便是又富上了一個階層
果然是親生父母,給她拿起嫁妝來,當真是不帶眨眼的。
而且除了這些以外,年前蘇紹元已是吩咐人從洛南府那邊拿了許多珍奇的瓷器,字畫,布匹,美玉等給她添妝。
這架勢,絕對是要讓她后半輩子過得絕對衣食無憂才好。
蘇玉錦心中暖意十足,卻也婉拒,「父親,母親,我手中已有許多產業,每年單單是聚味齋和其他幾個鋪子,已是收益頗豐,再加上和嘉王妃以及李家合作的幾樣生意,就算我敞開了來花,那也是幾輩子都花不完的家底。」
鑒于大環境如此,
「這次成婚,皇上,太后和淑貴妃亦是賞賜豐厚,嚴修也時不時地幫我添置一些東西,當真是足夠多的了。」
「父親和母親的心思我明白,愿意給我些陪嫁也是可以給一些,可這些也太多了一些」
蘇紹元和呂氏自然是覺得不夠多的,堅決要求全部陪嫁。
蘇玉錦則是推辭。
這么一番「討價還價」下來,蘇玉錦的陪嫁由原來的兩個糧食鋪子、茶葉行、瓷器鋪子,變成了三個糧食鋪子,一個茶葉行,一個瓷器鋪子,外加一個三百余畝的田莊,以及銀票若干。
蘇玉錦,「」
在「講價」越講越高之后,蘇玉錦決定還是閉了嘴。
臨近成婚,蘇家宅院來往的賓客漸漸多了一些,大多是相識的官員女卷前來為蘇玉錦添妝。
所謂添妝,并非是要多貴重之物,主要表示的是一個心意。
大到珍奇古玩乃至屏風家具,小到手帕荷包,皆是可行。
只是現如今蘇玉錦是平安郡主,嫁的又是此時蒸蒸日上的賀家,淑貴妃不日將被冊封皇后,許多人都有巴結之意,名為添妝,實則結交。
更有一些人盯上了此時還不曾婚嫁的蘇文宣和蘇云若,趁此機會來探一探口風,希望能夠促成一段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