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午的教學參觀后,周誨招待貴客們前往虛懷殿用餐。
佩蘭對此表示了抗議“為什么要去那個空蕩蕩的土房子里啊拿西北風下菜嗎難得你大徒弟做了一手好菜,為什么不去溫泉處用餐”
“地方太小,人太多。”
“你不是在建一個大的嗎”
“還沒建好。”
周誨說著,眺望了一眼空中。
他們正往虛懷殿走去,自然可以看見虛懷殿上方正在建造的公共浴場。
若換做了凡人搭建住處,施工現場自然是嘈雜泥濘不合適待客的,但在修仙界,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修仙界主要的建筑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煉制。
過程和煉器差不多,先由設計師通常是陣法師和建筑師做好設計圖和模型,然后將材料丟到煉器爐中去,細心煉制,最后煉出來的,可以是冉燈那樣的剪紙,也可以是一念閣那般的紙模,還可以是其他細小的模型,甚至連模型都可以不是,只是一顆小小的豆子,而修士拿著它往想要的地方一擺,就化作一座大宅子了。
之前關業送給周誨的幾口靈泉飛島,就這么給煉制出來的。
另一種,則是實地搭建。
這種看似和凡間建造房屋相似,在房屋所在地現場搭造,但和凡人建筑本質的區別是,它們是用法術建造的。
通常修仙者需要采集足夠的材料,然后對材料施法,或者貼上符咒,那些材料就會自己切割自己,組裝自己,形成建筑物。
這兩種建筑方法沒有優劣之分。
硬要說的話,前者比較耗煉器師。煉器師手藝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這棟建筑的質量水平,工期也會相對更長一點,但是攜帶方便。
后者的質量則比較均衡,不會出現質量不合格的情況,但也不會出現優秀煉器師煉制出來的特殊效果,雖無法攜帶,但工期比較短。
而且后者還有個好處,若是想要中途改動,可以讓修仙者中途協助。
比如體修可以幫幫搬磚,符修可以多貼一點符咒,最高級的是樂修,他們若是愿意彈奏一曲,根據不同樂曲的不同氛圍,可以看見那些材料隨著旋律表演歌舞,而搭建好房屋的磚瓦上也出現與樂律相對的花紋。
天靈派搭建公共浴場,就選擇的是后者,實地搭建法。
畢竟浴場這種存在,需要搭建好的靈泉管道,隨身攜帶沒有意義;也只要保證基礎質量就好,不需要勞駕建筑師附加多么酷炫的特效和功能;倒是作為日后所有弟子都要使用的公共場所,讓他們自己監督建造,花費一份心力才是必要的。
因此,從周誨的角度看去,可以看見一塊塊規整的磚石正按照一定規律向著空中飛去,自己落在建造了一半的建筑物上,看起來像是3d建模的搭建場景,不時有經過的弟子踏劍飛上去,試圖幫忙添亂,然后被惱火的磚塊砸得抱頭鼠竄,還有幾個初學音律的弟子在旁邊彈奏著不成曲調的曲子,給這個場景配音。
就有點丟臉。
“你們確定要去那兒用餐”周誨懷疑的問道。
“反正都是透風的破房子,上面還比較有風味,”佩蘭卻堅持道,還湊到了冉真身邊,試圖拉個幫手,“說起來,冉大陣法師,你還沒有去上方的靈泉島嶼看過吧這些都是你家女兒建造的對了,你最大的那個女徒弟是冉家的吧”佩蘭看著周誨確認道。
是了,這次跟著梅竹夫婦突然來訪的陣法師冉真,正是周誨三徒弟,天靈派大師姐冉燈的生父。
只是冉燈并不因為對方是她父親就給任何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