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明帝坐回龍案前,展開奏折,在上面朱批了一個“準”字。
“既然晉王說了讓韓銳代母受過,朕沒有不準的道理。你便拿著交差去吧。”
大太監吳儉雙手捧著奏折,遞了過來。
羅尚書從地上爬了起來,弓著腰雙手接過奏折,“臣遵旨。”
他弓腰一路后退,待出了御書房,方直起身來,此時身上已經是濕透了。
羅尚書琢磨了一番皇上最后說的那句話,讓他“交差”,找誰交差
自然不能是韓銳了,韓銳如今不過是個白身,擔不起他親自去跑一趟,更擔不起“交差”二字。
只能是晉王爺了。
皇上這話里,分明是有怒氣。
讓他去跑這么一趟交差,明面上是給晉王面子,實則是在敲打晉王啊
羅尚書揣度明白了,便拿著奏折去了晉王府。
晉王府的門房沒有阻攔,他被引去了外書房。
晉王正坐在上座喝茶,下首的椅子旁矮幾上擺著一盞茶,兩碟點心,倒像是知道他會前來一般。
羅尚書請安之后,惴惴不安地站在那里,不知該如何開口。他此行來幫皇上敲打晉王的,可自己這錘子能不能全乎著出晉王府,卻不太好說。
趙承淵指了指他下首的椅子,“羅大人坐。”
羅尚書躬身道,“謝王爺賜座。”
他依言落座,卻也不敢把屁股給坐實了。
聽晉王問道,“皇兄可是讓羅大人帶了什么話過來”
羅尚書又連忙起身回話,“回王爺,皇上沒讓帶什么話。韓侍郎請辭的折子,皇上已經準了,下官想了想,還是來向王爺您稟一聲為好。”
趙承淵淡淡道,“嗯,皇兄這是在給本王這個皇弟面子。”
羅尚書卻是不明白晉王為何要對韓銳下手,他躬身恭維著皇上和晉王之間明面上的兄友弟恭,“皇上和王爺手足情深,是臣等楷模,乃大周之福。”
“羅大人看得明白。”
趙承淵話鋒一轉,“令孫羅六公子救了韓大小姐,不知羅大人是怎么想的”
羅尚書沒想到晉王也來問此事,也不知是不是真如皇上揣測的那般,晉王想將他們尚書府拉攏到身后。
他斟酌著回話,盡量與給皇上的答案保持一致,免得皇上或晉王通了氣,兩人不知誰會對他詰難。
“回稟王爺,市井多有傳聞,韓大小姐命格貴重,無論真假,愚孫都不敢高攀畢竟那道士預言皇上會榮登大寶,是準了的。”
趙承淵用茶蓋撥弄著茶湯,不緊不慢道,“嗯,說的沒錯。若有朝一日她做了皇后,回想起令孫救她之事,想必是會心存感激,重重報答于貴府。”
羅尚書臉色大變。
------題外話------
親們,再預告一遍哈,25號上架,25號上架
到時會多更,爺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