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嘴走了”玉娘拽著她的手往外走。
連續三日早朝,都有朝臣上表彈劾晉王。
尤其以兵部尚書羅尚書為最。
彈劾晉王為私事動用金吾衛和大理寺,關閉城門,大殺四方,枉顧百姓生死。百姓怨聲載道,文人口誅筆伐,影響惡劣。
慶明帝始終不開口處理,都將彈劾給壓了下去。
朝臣們頗為佩服羅尚書和那幾位大人的勇氣,畢竟這么多年來,彈劾太子彈劾皇子的事時有發生,可彈劾晉王的卻是從來沒有過。
看,現在皇上根本就不搭理吧
羅尚書這內閣次輔才干了幾日,果真是不知輕重了
羅尚書面露憂色,言辭犀利,“南門口死五十三人,被大理寺帶走二十六人,敢問晉王府失竊何物,賊人能有如此之眾而那二十六人多為婦孺,偷盜罪為何還要株連懇請皇上嚴懲晉王,嚴查此事以平民憤金吾衛和太子助紂為虐,亦應嚴懲”
慶明帝皺眉。
這事一旦嚴查,胡文德指證永平侯之事就會暴露出來。這朝堂上沒一個傻子,事情一環扣一環,永平侯根本脫不了干系。
他私下里可以保永平侯,可若鬧開了,他只能把永平侯推出去。
他看了趙宸一眼,“好了,容后再議。”
羅尚書摘下了梁冠,顫巍巍跪地俯首,“臣請罪辭官。”
慶明帝皺眉,“羅愛卿何罪之有”
“臣枉為內閣次輔,上愧對皇上,不能保皇上英名,下愧對百姓,不能安撫民心。”
那幾位彈劾的大臣也紛紛脫冠跪地,“臣等請罪辭官。”
“臣等請罪辭官”
慶明帝臉色沉了下來,“你們是來逼朕”
“臣等不敢”
嘴里喊著不敢,卻沒一個人起身。
這些大臣,大多是翰林院國子監的老臣,胡子一個比一個白,腦袋一個比一個迂。若真應了他們的罪,說不定回頭一個個都撞死明志了,這是他們的管用伎倆
他們學生滿天下,朝中關系也是盤根錯節,屆時還不知要引起什么樣的動蕩來
“明日再議”
慶明帝黑臉扶袖而去。
吳儉忙追了上去。
慶明帝回了御書房,沉臉問跟進來的吳儉,“依你看,是誰在背后操縱的”
吳儉遲疑,“這”
慶明帝不耐,“你只管說”
吳儉跪下回話,“奴才便斗膽妄議幾句。依著前幾日太子殿下的表現,他是想拿下永平侯的。但晉王對昭平縣主也是關愛有加,不惜自毀聲譽捉拿胡知府家眷奴才覺著,他們二人都有嫌疑。具體是誰,卻是不好說。”
慶明帝頭疼地捏了捏眉間,說了這么多相當于沒說。
“你覺得誰的可能性更大”
吳儉猶豫了半天,眼看著慶明帝手里的奏折就要砸過來了,他忙道,“若是晉王,可謂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招數。這在民間的聲譽若是毀了,可不是說挽回就能挽回的。且若皇上直接按他們的彈劾,嚴辦了晉王,他豈不是在給自己挖坑又埋土”
他抬眼看了看慶明帝。
慶明帝沉眸想著,見他停了,道,“你繼續。”
------題外話------
啥也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