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明帝沉著臉去了慈寧宮。
王太后已經在用晚膳,桌上擺了四葷四素一湯。
她厲行節儉,在日常用度上從不鋪張浪費。這宮殿的布置,她也一直埋怨太過奢華。
慶明帝拱手請安。
王太后笑著招呼他,“你既來了,便坐下陪哀家一起用膳。”
慶明帝坐到了她對面,宮人擺上了碗筷,他卻沒有動筷子。
王太后見狀低嘆了一聲,她這兒子心腸冷硬對人冷淡,就連對她這個母后也不親近。
這個皇家,當真是親情淡漠。
“老七雖不在宮里,倒還時而能來陪哀家用膳,反倒是你,一年里也陪不了哀家一次。”
慶明帝皺眉道,“就因為他時常陪母后用膳,母后便應了他的請求,連下了兩道賜婚懿旨。”
王太后放下了筷子,神色淡了下來。
“他們叔侄倆年紀都不小了,該定下親事了。都定了親,也免得再生出今日這樣的事來。”
慶明帝沉聲道,“即便是要定親,他們倆一個是皇叔,一個是太子,這么大的事,母后怎么也該事先跟朕商議一下。今日出了這事,母后尚不知朕要如何處置,更該言行謹慎,莫要壞了朕的謀劃。怎能七弟說了幾句話,母后就讓他牽著鼻子走了”
王太后臉色不虞,“哀家是他們的母后、祖母,怎就不能替他們定一門親事了丹陽端莊賢淑,哀家一直定的是她做太子妃,這你也是知道的,也從沒有反對過。至于老七,他和昭平成了親,既能斷了太子的心思,也能對今日的事做個了結。哀家又豈是因著老七說了什么的緣故”
慶明帝清楚地知道是什么打動了他母后,讓她如此貿然行事。
他冷聲道,“母后可還記得晉王出生時天降祥瑞,可還記得道士在定國公府門口的預言,可還記得定國公手中的二十萬大軍、韓攸寧手里的千萬家資。您這是打算換個兒子當皇上了嗎”
王太后不明白,如今天下太平,他將皇權牢牢握在手中十幾年,穩如泰山,怎么還會擔心被人奪了去。
在他心里,看誰都是亂黨,看誰都會覬覦他的皇位吧
她道,“那天降祥瑞不過是幾道彩云罷了,牽強附會。至于那預言,你不是不信嗎”
“母后沒在現場,自然不知那祥瑞之宏大震撼。至于那鳳凰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王太后看了眼他身后小太監手中的匣子,想必里面裝著的是給太子和丹陽賜婚的懿旨,被駁回來了。
他的話又這么說,那么
她蹙了蹙眉,“所以,老七和昭平的賜婚懿旨你也沒應”
慶明帝沒有直接回答,只是淡聲道,“哪怕太子不娶,她也不能嫁旁人。”
王太后疑惑地看著慶明帝,“她是定國公嫡女,沒有一輩子不嫁人的道理,定國公不會答應。”
慶明帝垂著眼眸,“母后就不必管了。”
王太后臉色微變,“你不會是要”
她看著兒子沉鷙的目光,將后面的話咽了下去。
慶明帝站起了身,從身后太監手中接過匣子,放到桌上,“以后母后要下什么懿旨,還是與兒子商議一聲,免得讓兒子為難。兒子告退了。”
慶明帝轉身離去。
王太后倚靠在椅背上,看著兒子高大沉重的背影,喃喃道,“哀家是大周朝最沒權柄的太后了吧。”
宮女將匣子打開,里面是富麗金黃的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