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后,設定為關注,就去其他頁面逛了。
不久就有提示,她的留言有人回復了。于是點擊進去看。
在十幾條留言中,有些是罵她不孝順,怎么可以教別人不盡孝道。也有人說就是,就應該離開,脫離。
還有一條是樓主發來的“出國嗎我沒你那么有本事,我只有小學畢業,初中上到初一,家里就說女孩子不用讀太多的書,就讓我回家幫忙了。”
等到十六歲再放出去打工賺錢,將幾乎所有的錢都扣下來。
希寧冷笑了一下“這和學歷無關,在于你的態度。是想繼續下去,還是想過上屬于自己的正常生活,你在他們眼里不是女兒,而是賺錢的工具,你永遠也填不滿這個無底洞。”
過兒會兒,樓主又回一條“可我不想被人說成不孝,如果不孝,會被村里人罵得抬不起頭來。”
希寧翻了翻眼,十指如飛“那你繼續,早就知道你只是抱怨一下,然后該給錢的給錢,還是老樣子。這是你的命,你認了吧。沒錢就嫁人,拿著彩禮錢造房子。”
真是愚蠢的人類,老是自相矛盾。也是,洗腦洗了那么多年,想要擺脫慣性思維是非常難的。
比如說,在動物吃飯時吹哨子。時間長了,只要聽到哨聲,哪怕知道沒有吃的,這些動物還是會下意識的做好吃飯的準備。
而人從小就灌輸這些思想,在大腦形成固定程序,那么一聽到孝順,就會條件反射般的認定都是對的。身主就是如此,如果不讓她孝順,給趙母想要的錢,就會全身不舒服,認為自己犯了天大的錯。
所以不是任務,就沒那個功夫去勸說一個愚孝深入骨髓的人,人家被熏了二十多年,怎么可能用很短時間改變思想,打破固定模式。
不,不,那太累人了,姐沒空。
樓主回復“你怎么知道我爸媽打算讓我嫁人他們天天催著我回去辦婚禮,說男方愿意給十八萬的彩禮錢。”
呵呵噠,才十八萬,看來還是身主值錢,人家愿意給48萬吶。
看來養豬還不如養人,人比豬值錢多了,豬只能殺一次,而人可以每月都搜刮出錢來。
希寧“指不定已經收了彩禮,你回去就只能結婚。不多說了,要么離開,脫離他們,完全脫離;要么別掙扎了,乖乖地接受安排。”
有時跨出一步,割舍所有牽絆,投入新的環境中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希寧身有體會,那時坐上火車時,不適的感覺簡直比死都要難過。雖然那是個火坑,可身主還是不愿意跳出去。
所以不勸了,該說說了,不該說也說了,讓她去吧。自己的路還是必須由自己走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