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若看著兩個嬤嬤,好一會兒沒動靜。
就當來接人的兩個嬤嬤以為魏若是太過驚喜而不知所措的時候,魏若開口,用平靜地語氣回了句“知道了。”
得知自己不是商賈之家的棄子而是校尉府的千金,身份地位一下子上升了一大個臺階,她的反應竟然如此平靜
兩個嬤嬤狐疑地彼此對視了一眼。
“小姐,您可聽清楚了,我們是校尉府的,魏家祖上可是得過功勛的,您隨我們回去,以后便是官家小姐了。”嬤嬤重申道,以為魏若是沒弄明白校尉府意味著什么,才會表現得如此平靜的。
“嗯,我聽到了。”魏若的臉上還是沒有什么波瀾。
魏若之所以這么淡定,是因為她早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天。
而她不淡定又能怎么樣呢
把自己送來別院自生自滅的賀家對她根本沒有感情,能因為這層陰差陽錯的關系和校尉府產生聯系他們求之不得。
而魏家到底是官宦之家,抱錯一事既已公開,那必然是不會讓親生女兒流落在外惹人話柄的。
所以來接自己回去是必然的。
“那小姐您就跟我們走吧,我們帶你回校尉府見你的親生爹娘,賀家那邊您也不用去了,我們老爺已經同他們說清楚了,他們對于您跟我們回校尉府沒有任何意見。”見魏若已經聽清楚了,嬤嬤便催促道。
這鄉下到處都是蛇鼠蟲蟻,又臟又窮,不是人待的地方。
魏若當然知道賀家對此事沒有意見,他們本就對自己沒有感情,又巴不得能攀附上校尉府,自然是校尉府說什么就是什么。
“我需要先回去收拾一下東西。”
“你這里的東西應該不用帶過去了,校尉府里都有。”
她這里能有什么好東西還不如扔了去校尉府里用新的。
“我用習慣了自己的東西。”
兩個嬤嬤心中雖有意見,但也不好當面對著家里未來的主人表達不滿,只能順著她的意思來。
魏若把手上的秧插完才從水稻田里上來,收拾了一下,再領著秀梅回屋里收拾。
不同于外墻的破敗,房子里的陳設要精致多了。
收拾了東西,把值錢的東西都帶上,還有魏若存放在倉庫里的那幾個壇子,那些曬干了的藥材也統統要帶上。
最后把剛種的稻田托付給了村口老李家的兩口子,并留了一封信,要老李交給她的奶娘。
看到魏若收拾完的行李,兩個嬤嬤露出了難看的臉色,尤其是那幾個黑漆漆的破壇子。
果真是在鄉下長大的,見識也就這么點了,幾個破壇子也當好東西了。
想勸說魏若別帶了,這種東西帶去校尉府也派不上用場的,但隨即又想到魏若沒什么見識,她們說了也不一定懂,浪費了口舌還討不到好,不如不說,由著她去。
于是在兩個嬤嬤的安排下,魏若的行李都裝了車,魏若和秀梅坐上了馬車,出發前往校尉府。
這一走便是三天,三天后,魏若從住了十年的懷北鎮的小山村走到了臺州府興善縣。
魏若的親生父親魏明庭在此處任校尉一職。
魏家祖上出過武將,受封忠義伯,但傳到魏若爺爺這一輩,已是強弩之末了,家中后輩若是再沒有建樹,那伯爵這一勛爵也將被收回。
而魏家在魏若父親這一輩一共有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