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都是持家有道、經營有方的當家主母,自然知道此事有利可圖,且極有可能是名利雙收,手上有足夠的資金和糧食的情況沒道理不參與進來。
現在的問題是,要如何成為這個出資者。
還是徐夫人最先開口問魏若:“大姑娘,不知道要如何成為這個出資者呢”
其他夫人也都看著魏若,想知道這事要如何來執行。
云氏同樣用熱切的目光看著魏若,這事如此好她自是想要魏家參與進當中的。
魏若回答道:“此事本是由府衙、袁夫人和七殿下主導的,由這三方全權出資,最后所得也歸這三方所有。”
府衙算官方的,袁夫人自己出資算個人的,所以這算兩個。
聽到魏若的回答,有幾位夫人的臉上閃過失望之色,但大部分的例如徐夫人這樣沉穩老道的夫人并不著急。
因為她們知道魏家大姑娘后面肯定還有話,如果真的只有這三家出資,今日就不會叫她們來了。
停頓了一會兒后魏若繼續說:“然而府衙人手有限,而殿下又要忙軍中事務,抽不開身。但救災之事應是越周全越好,能少出差錯就少出差錯。”
“沒錯,魏大姑娘言之有理,此事必須謹慎,流民之中不發有暴亂之人,如果管理不當,有可能會引發矛盾。”
“而且糧食調度也是很大的問題,就怕出現刁民哄搶的情況。”
“此事應當謹慎再謹慎,多些人參與幫忙會更穩妥一些。”
“”
好些夫人出言附議魏若。
魏若能從她們的言辭當中感受到她們已經心動。
見時機差不多了,魏若便說:“所以這件事情袁夫人和七殿下打算讓臺州府內的有能之士都參與進來,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有糧的出糧,大家一起完成這一場以工代賑救災救民的行動。”
魏若說完后,袁夫人緊接著表態道:“屆時對于各位的付出,不管是出錢的,還是出人的、出糧的,都會記錄在案。一旦大功告成,我們按貢獻大小分地分糧。相應的功績我家主君還會如實上報朝廷,絕不遺漏分毫。”
眾位夫人徹底心動了,紛紛表態:
“袁夫人,臺州府遭此大難,我劉家為臺州府士族,理應為民出力,鞠躬盡瘁。”
“袁夫人,我家雖不是什么大門大戶,但愿為臺州府百姓盡綿薄之力。”
“夫人盡管吩咐,我甄家不管是錢、人還是糧都可以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