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年底的軍校聯賽,校方牽頭,邀請紀老為主戰隊員莫蘭量身定制一架機甲。
莫蘭是以速度見長的機甲士兵,擅長高機動的作戰方式,針對她這一優勢,紀老為她訂制了一架輕型機甲。
整個機甲的設計由紀老負責,從外觀到內部結構,都由他一手操辦。不過遲錦了飛行系統設計圖,也在紀老后面掛了個名。
機甲設計圖被拆分成上百片,分給維修系的學生制作,最后再組合在一起。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維修系的學生制作出了機甲的外殼,設計系的學生構建了內部線路,幾百個學生一起參與,終于完成了這架機甲制作。
“飛行系統制作太過復雜,目前還沒完工,不過機甲內部預留出了位置,”紀老向她們介紹著剛剛完工的機甲,“同樣的,機甲武器也沒研制出來,但也留出了空位。”
沒有飛行系統跟武器,這個大家伙就只是個個頭大一點的模型玩具。
遲錦仰頭打量著面前的機甲。
挑高的操作間內燈光明亮,進六米高的機甲安靜地矗立在屋內,燈光從頭頂落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以速度見長的輕型機甲材質輕盈,外形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標準,身材欣長,體型比正常的機甲小上不少。因為沒噴漆,整體顏色是銀灰黑混色,也是所用金屬原本的顏色。
“雖然飛行系統還沒做好,不過你也可以駕駛一段時間,跟新機甲磨合磨合,”紀老看著莫蘭,面容和藹道,“至于噴漆顏色跟取名,也就交給你了,想好了之后跟我說一聲就行。”
遲錦跟在莫蘭旁邊一直沒說話,等她看見機甲時才想起來,她本來打算給機甲畫一個防御陣的。
當時左柚負責的是胸口的部位,她就順理成章的打算做個徽標之類的。她可以在徽章上畫個防御陣,把徽章暫時固定在機甲上,到時候萬一出現意外,機甲也能多抗兩下。
只不過后來太忙,她也都忘了這件事。
幸好距離比賽還有近十個月,她也得簽得了一個高溫熔爐,想來做個徽章不是太難。
屬于自己的機甲就在眼前,莫蘭心里多少有些激動。
機甲系的訓練機雖多,但沒有一架是適合自己的輕型機,她用自己不擅長的機甲跟同學對戰,還在學校內的比賽中拿下了多次第一。
學校對她寄予厚望,覺得她是翻盤的唯一希望。
紀老開啟機甲,機甲的眼睛亮出白光,發出了機械音“機甲啟動中,啟動已完成。”
莫蘭爬上機甲的動作流暢,幾個攀爬就到了操作艙,她登入操作艙后開始熟悉機甲。
雖說操作方式都是一樣的,但新機甲跟汽車一樣有個磨合期,沒經過磨合期的機甲動作有點不太流暢。
遲錦望著眼前的機甲,擰眉思索著。
系統所在的星系,人工智能普及,上到軍艦下到機甲,通通由人工智能操作。這次進攻涅槃星的是另一個星系,人都被機械改造過,用堅固的金屬代替脆弱的肢體,他們所用的機甲為等身的小型機甲。
像她之前制作的模型機。
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機甲的大小不沒超過四米高,但紀老專門為莫蘭做的輕型機甲就已經接近六米。
更別說高達十米的重型機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