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明白,不管是療傷治病,還是修煉所需要的輔助丹藥,都離不開煉丹者的支持,尤其是后者,如果沒有丹藥的輔助的話,修煉者的境界和實力都將會進展的十分緩慢。”
“不錯,張師兄,就是這個理!”
黃明佑先是附和了一句,進而面帶莫名笑意,不無恭維地補充道:“張師兄人就是聰明,一點就通,難怪如此年輕就達到了煉氣十層,有了這等修為和實力。”
“張師兄,不要嫌老弟嘮叨,如果你真得有這種想法,想要進入百花谷,師弟要奉勸一句,師兄你要有那個心理準備,百花谷的考核更嚴不說,就算是通過了考核,即便天賦異稟,進入百花谷之后,也只是一個學徒,類似于外門雜役的存在。”
說到這里,黃明佑的話語一頓,一張小臉煞有其事,變得極其認真和嚴肅起來。
“張師兄,你可要想清楚了,以你的資質和現在的修為,輕易就能通過宗門的考核,成為外門弟子,再堅持個三五年,再外門苦修到煉氣十二層,輕輕松松就能進入內門,成為復真峰的內門弟子。”
“無論是在內門,還是在外門,相應的身份和地位,或許相應的修煉資源略少一些,但其他的都要比百花谷強的太多,除非是在丹藥之道上有著極高的天賦,很少有人選擇進入百花谷。”
“因此,說白一點的話,每年參加百花谷考核之人,幾乎是兩種極端,要么在草木之道上有著遠超常人的天賦,要么就是將其當作了一種捷徑,畢竟,百花谷的考核,對于修煉資質的要求,要相對低得多。”
不管有沒有主修煉丹之道的意圖,張靜修聽得都很認真,不時地輕輕點頭,以示回應,而黃明佑接下來的話語,也漸漸變得有幾分感慨之意。
“張師兄,我并沒有看不起的意思,據小弟所知,像煉丹之道,雖然不像修煉對靈根與筋骨的要求那么嚴格,但也是打小就開始學習和培養的。”
“在正式接觸煉丹之道之前,必須熟讀各種記載草木屬性的典籍,并且熟記于心,雖不至于倒背如流,卻也要張口就來,如數家珍一般。”
黃明佑目光轉移,最后落在了那厚厚一摞的醫學典籍上面,頗有長嘆之意。
“張師兄,如果你能熟讀這些醫術,并且能夠背得滾瓜爛熟,最起碼有七成的可能性,能夠通過百花谷的考核,可是,若只是靠這些書籍的內容,最多也就只能在百花谷打打雜,負責一些生活瑣事的事情,恐怕一輩子也接觸不到煉丹之道——”
黃明佑的話語戛然而止,意思也已經是十分明顯,卻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顯然還有一些話不吐不快,可奈何,似乎是顧忌著什么,無法暢所欲言,只能言盡于此。
然而,相比于黃明佑那凝重的神情,毫不掩飾的復雜之色,隱隱還有著急、想要勸阻之意,張靜修的反應卻是那么的怪異,是那么的另類,平靜的神色中,帶著些許的興奮,眸子里更是有著莫名的光芒,星星點點,閃爍不定。
緊接著,若有所思的張靜修,目光也落在了那厚厚一摞的醫學典籍上面。
雖然距離考核的時間不足十天,但憑著過目不忘的強悍記憶力,張靜修有著十足的自信,這些書不僅能夠看一遍,也能熟記于心,背誦不是問題。
再加上之前半個月的學習,和李時珍共同探討與研究,以及腦海里關于《本草綱目》的諸多信息,張靜修在醫道上已經具備了相當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