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邑在村口遇到了江蕭林。
一身簡素青袍的男人剛從破廟里出來,手上原拿著什么東西端詳,抬眼看到他,徑直過來。
江蕭林問他“你要去鎮上”
姜邑點頭,知道他在調查咒殺的源頭,便盯著他已經握成拳的手問“你手上是什么”
江蕭林抿唇,那只手伸入袖中,明顯放了什么東西進去,嘴上卻道“沒什么。”
姜邑繞開他走了,走了一段時間,回頭看,男子身影早就沒了,他握緊竹簍的帶子,往前邁的步子越來越大。
路道兩邊都是麥田,麥香味撲鼻而來,往前是個上坡,過了坡后,毒辣的太陽就沒了遮擋。
姜邑有些懊惱地摸摸滾燙的臉,他忘了帶斗笠了,要是帶了,好歹能遮陽。
手在臉上摸第二道的時候,后面突然來了頭驢,“嗯昂”叫著。
姜邑忙靠邊,輕輕掃一眼。
這一眼,看到了趕著驢的江蕭林。
姜邑“”
那驢身上馱著兩個木箱。
木箱是姜邑在山腳木屋里見過的,沒記錯的話,里面全是江蕭林以前學習的書卷。
才分別就在路上重逢,江蕭林臉色卻沒有任何變化,飄逸的長發高高束在身后,每走一步,發尾就迎著風微微蕩一下,身軀筆直,步子沉穩,襯得身旁那頭驢都像匹小駿馬了。
姜邑“”
江蕭林牽著驢到他身旁,道“既然順路,把你的東西也放上去吧。”
姜邑略板了臉,沒讓他動自己背上的東西“你這是去干嘛”
江蕭林答道“這些書我都看過許多遍,已經熟記于心,一直放在那木屋,久了怕是會爛掉,不如拿去給鎮上的學堂。”
自從在李麻那里聽過江蕭林過往事跡后,姜邑知道依照他的秉性,做這種事不算出奇,于是也不客氣地卸下了背簍。
江蕭林接過,將其迅速在驢身上綁好,又拿出一直蓋在木箱上的斗笠戴到他頭上。
姜邑“”
江蕭林牽著驢隨他往前走。
這段路不短,姜邑問他“你怎么不讓隨從去送何必這么麻煩”
對方卻答非所問“倒也不麻煩,這條路我走慣了。”
姜邑哦了聲又不吭氣了,不用背東西,他走得也很自在,過一段時間就跑到毛驢身旁檢查自己的泥鰍有沒有被弄掉,其余時間就很正常地走路。
身后的人如何看他,他自是不知道。
到了鎮上,兩人分開各干各的,姜邑去了熟人那邊把泥鰍賣了,又背著空竹簍去逛街。
街上很熱鬧,店鋪攤子全都開張,賣什么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