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了。”顧念一副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的模樣,開心地撞了撞年深的胳膊肘,然后興奮地沖進餐堂。
“謝謝,我太愛你了”顧念張開雙臂熱烈的給了吳鳴一個大大的擁抱,又轉身風風火火地跑出了餐堂,留下滿頭霧水的吳鳴。
什么情況餐堂內的其它人也面面相覷,彼此都在對方眼里看到了疑惑,最后齊刷刷地看向年深,顧子思的事情,問年深準沒錯。
“你們先吃,我過去看看。”年深淡定地朝眾人交代了一句,轉身快步跟了過去。
等年深追到書房,只見顧念左腿屈撐在凳子上,左肘支住案頭,右手抓著炭筆,正半個身子趴在桌案上,埋頭奮筆疾畫。
“這是什么”年深湊過去看了眼,發現都是些方塊形的格子。
“鹽田。”
“鹽田”年深怔了怔,“你要用海水煮鹽”
“對。”顧念痛快地點了點頭,渝關靠海,守著這么大的一個天然免費寶庫,不用的話豈不是太浪費了
“渤海這邊的海水不宜煮鹽。”年深躊躇地開口。
顧念頓下手上的炭筆,疑惑地看向年深,什么意思
“具體怎么回事我不太清楚,但是我隱約記得小時候聽人說過,鎮北侯從鎮東侯那邊偷鹽戶回去制鹽,結果不但失敗了,后來還被鎮東侯當眾奚落和嘲笑,一時淪為笑柄。”年深見顧念似乎不知道這些事情,便給他解釋了下。
六方軍侯之中,鎮東軍是最富庶不愁錢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可以煮海為鹽。
雖然薪柴需要不少成本,但因為海水本身沒有成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獲利依然極為可觀。
煮鹽帶給鎮東侯的好處還遠遠不止于此。
大梁最早的鹽政基本可以概括為“民制、官收、官運、官銷”,到后來為了刺激鹽商的積極性,又改為“民制、官收、商運、商銷”。
首先,其中無法避免的就是第一個步驟民制。
所謂的民制就是指鹽戶負責制鹽。
大梁的鹽以井鹽、池鹽和海鹽為主,鹽戶自然也就隨之分布在蜀州、隴右以及河東各區。
其中井鹽產量最少,池鹽居中,海鹽產量最盛。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產海鹽的海岸線都在鎮東侯手里,所以,那些煮海為鹽的鹽戶自然也全都在鎮東侯手上。
所謂的官收商銷就是指朝廷從鹽戶手里購買制好的鹽,然后再把成本以及鹽稅加到其中,賣給鹽商,由鹽商再運到各地進行販售,說白了就是硬加一個收稅的步驟。
鎮東侯握有幾乎所有的沿海鹽戶和部分池鹽鹽戶,轄下鹽產量巨大,可以供給大半個大梁,可以說鎮東侯壟斷了鹽業,牢牢捏住了大梁的供鹽命脈,甚至直接可以拍板制定鹽戶賣給朝廷的鹽價。
另一方面來說,其中海鹽味道也是三種鹽當中相對來說最鮮美的,不像池鹽苦味那么重,鎮東侯轄下的海鹽也就變成了有口皆碑最為暢銷的鹽,運回到各地甚至還有加價販售的現象。
海鹽的銷量大,稅賦相應的也是極為可觀的,可以說撐起了小半個戶部的收入。
在這種情況之下,鎮東侯自然是腰桿極粗的,整個朝堂之上,就連六方軍侯,也幾乎沒有人敢輕易招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