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兩個同為男子,按照這個時代比較流行的方式,就是做對發簪或者玉佩。但顧念想弄個獨一無二的。
也不知道是井生的運氣好還是顧念的運氣好,等顧念穿戴整齊,跑去葉九思那邊一打聽,還真有兩匹綠色的綢緞料子,顧念挑了個花紋比較年輕的,給井生拿了回去。
倒是他自己的那樣東西,想來想去,一直拿不定主意。
最后顧念決定還是俗氣點,按照后世的習慣,做對戒指。
不過這次他沒打算麻煩墨青,而是決定跟匠器鋪的匠頭學下手藝,自己親自打磨來做。
以前無聊在網上刷視頻的時候,他經常刷到那種親手給戀人打造戒指的視頻,莫名的覺得這種親手做出來的東西更具誠意,現在事情輪到自己頭上,正好可以實踐一下。
過幾天那些買大豆的人回來,就差不多要開始腌酸菜了,這個活兒他現在已經可以全權托付給韓天忠他們,正好偷懶弄這個。
他畫了幾版,都不滿意,特意拽著井生跑到城內的首飾鋪去逛了逛,尋找靈感。
這個時代的戒指仍舊被稱為指環,樣式很少,漢人似乎不太習慣戴,少有的幾款都是何鞍書戴的那種鑲嵌滿五顏六色寶石的胡人款式。
最后顧念在扳指和一種常常被人收在錦袋里做印鑒的指環找到了靈感,決定合二為一,做個霸氣的印鑒扳指,這樣既能當作信物,也能做個城主私章什么的,一舉兩得。
他千算萬算,沒想到的是,腌酸菜之類的事情雖然推出去了,但剛畫好印鑒扳指的草圖,就被墨青拽過去研究上次說的那幾件醫療器械了。
產鉗的部分問題不大,聽診器和輸血器材就比較麻煩了,沒有橡膠,做不成軟管是最大的障礙,他們讓人用牛筋、羊角、紙漿等多種材料試了一圈,結果都不甚理想。
顧念隱約記得有些植物可以替代橡膠,但具體的他不太記得了,而且此刻已經接近隆冬時節,他們就算想遍尋百草來做實驗,也沒機會。
聽診器暫時做了個紙筒式的簡易版本,輸血器材的部分,則以彎角針頭的方式來適應上面的硬管,至于軟管的部分,只能暫時擱置下來。
這個冬季其實并不如想象中的悠閑,最起碼對顧念他們一眾人來說完全不是。
顧念和墨青忙著弄這些醫療器材的時候,夏初、韓天忠以及韓嘯等人正在忙著帶領城內的百姓腌制酸菜,將做好的山果罐頭入庫,酒鋪、紙鋪等作坊的日常管理,鹽田冬天產出較差,便暫時放了假,正好將那部分人手調到油坊這邊用新進庫的大豆榨油,最后再匯報到墨青那邊,倉庫以及一眾作坊的日常管理,被幾人安排得井井有條。
秦染一面在坐鎮藥肆,一面在編纂防病培訓手冊,他原本只想寫些關于防治天花和種牛痘的內容,后來又綜合著跟顧念探討的內容,加入了日常洗手消毒以及一些遇到常見傳染病的防范措施。考慮到這本冊子的受眾都是百姓,為了讓內容淺顯易懂,他盡量減少了不必要的文字描述,又空下篇幅,準備讓顧念配畫大量插圖。
莫寒禮、井生以及秋濃渡的掌柜負責盤點核算城內各作坊鋪子的賬目,尤其要特別理清海鹽這一年的具體收入,另外,他們還要負責對來年各項需要販售的貨物種類、數量以及需要從外面采買的各種日常物資做好規劃。
年深和葉九思、杜泠等人也沒閑著,輪值之余,都在討論后續的攻城計劃以及兵力部署問題。
為了迎接來年,整個渝關城,就如同一臺上了發條的巨大機器,各個部分都在有條不紊的忙碌著。
等顧念這邊醫療器械暫時告一段落,秦染需要他畫插圖的那本冊子就送了過來。他馬不停蹄地畫完,年深又帶著他和葉九思等人研究好的攻城計劃找他和墨青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