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商業廣告的先祖,是傳統廣告“龍燈”的發源地,是早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源地。畫面展現的“南教坊司”和戲臺樣式,說明昆曲的歷史可以往前再追溯300年。沿河密布的澡堂子和茶舍,表明“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水文化,至少已有600年秦淮河沿岸有遠比夫子廟“六宮粉黛”更恢弘、豐富、大氣的市民文化、商業文化,這對挖掘和打造明文化歷史資源,提升南京歷史地位和國際地位,怎么評價也不過分
畫中描繪的是中國明朝晚期的陪都南京城市商業興盛的場面。晚明時期的南京城究竟是什么樣子當時的人們又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千年流淌的秦淮河,如一部浩瀚的大書見證了六朝古都的興衰沉浮。從運糧河口到三汊河,156公里外秦淮段,周處臺、芥子園、朱雀航、長干里、古鳳凰臺、賞心亭、石頭城沿河竟散落了100多個文化遺址,270多個典故紀聞,其中最豐富最集中的在明朝。但600多年的風風雨雨,大多歷史遺存已難覓影。作為明“故都”的秦淮河兩岸,當時城市布局、經濟發展、市民生活究竟是啥樣近日,一幅剛剛從中國國家博物館“挖”來的南都繁會圖,為我們破解了這個謎。
生動地描繪了明永樂年間南京秦淮河兩岸的盛況。畫面從右至左,由郊區農村田舍始,以城市的南市街和北市街為中心,在明皇宮前結束。畫卷街市縱橫,店鋪林立,車馬行人摩肩接踵,標牌廣告林林總總。兩岸建筑,佛寺、官衙、戲臺、民居、牌坊、水榭、城門,層層疊疊;茶莊、金銀店、藥店、浴室,乃至雞鴨行、豬行、羊行、糧油谷行,應有盡有。河中運糧船、龍舟、漁船往來穿梭,還有從內秦淮河拐出的唱戲的小船長卷繪有109家商店及招幌匾牌,1000多個職業身份不同的人物,侍衛、戲子、纖夫、郵差、漁夫、商人等“行走”在長卷上,神態豐富,展現出一幅繁華、富庶、熱鬧的市井生活畫面。
專家考證,南都繁會圖所繪主要河街在城門外,明城門外最繁華的臨水街區,只有長干里。這里河面寬闊,可行大船,可以捕魚。圖中所繪“南市街”、“北市街”,均屬南北走向街區,即現在的雨花路、東西干長巷。從春秋戰國開始,長干里一帶,已是南京人口最密集的地區。范蠡在這里筑越城,除了軍事、交通因素,就因為這里人口集中,商業繁榮,是經濟命脈所在。秦、漢、六朝時期,長干里也是著名商業區和貨物集散地。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后,南京改稱南都或留都,設有與中央一致的政府機構,南京是當時中國第二大城市,秦淮河兩岸水陸交通方便,絲綿紡織發達,商業經濟十分繁榮,長干里出現了兩個專業大集市以經營糧食和其他農副產品為主的“米行大市”,和以經營竹木薪炭為主的“來賓集市”,和畫面基本吻合。
生動地描繪了明永樂年間南京秦淮河兩岸的盛況。畫面從右至左,由郊區農村田舍始,以城市的南市街和北市街為中心,在明皇宮前結束。畫卷街市縱橫,店鋪林立,車馬行人摩肩接踵,標牌廣告林林總總。兩岸建筑,佛寺、官衙、戲臺、民居、牌坊、水榭、城門,層層疊疊;茶莊、金銀店、藥店、浴室,乃至雞鴨行、豬行、羊行、糧油谷行,應有盡有。河中運糧船、龍舟、漁船往來穿梭,還有從內秦淮河拐出的唱戲的小船長卷繪有109家商店及招幌匾牌,1000多個職業身份不同的人物,侍衛、戲子、纖夫、郵差、漁夫、商人等“行走”在長卷上,神態豐富,展現出一幅繁華、富庶、熱鬧的市井生活畫面。
專家稱,南都繁會圖反映的秦淮河兩岸風貌,如城市布局、手工業、商業、廣告、外貿、金融、服務、競技、民俗、宗教、文化、雜藝、戲曲、綠化等各行各業,能解答歷史遺留的許多主要問題,成為明史、商業史、資本主義萌芽史等方面的實證資料。如通過店鋪前高懸的“東西兩洋貨物具全”、“川廣雜貨”、“萬源號通商銀鋪”等店招,可以斷定,南京當時不僅是全國的商業中心,還銷售大量來自國外的商品。
求推薦票、月票;求收藏、訂閱,謝謝大家的支持,謝謝你們。嘆清蕭
十一二歲,
閆旭老爺
鄭芳栩、周冠成吳子庸、趙君攵
這是鎮守甘肅等地方總兵官的首次出現。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二月,宋晟再度充總兵官,代李景隆鎮甘肅,永樂元年受封為平羌將軍,仍舊鎮守甘肅地區,直至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八月卒于甘肅。宋晟前后四次鎮守甘肅,達20年,深得明成祖的信任,被專委以甘肅防務,許其便宜行事,非召喚不可入朝。隨后,何福自寧夏移鎮甘肅。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七月,宋琥佩征虜將軍印、充總兵官,鎮守甘肅。至永樂十,年公元1413年,正月,由李彬接任。十二年九月,費讞又接:任鎮守甘肅總兵官,延至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卒于甘肅。史稱費讞“在鎮十五年,境內寧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