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大汗蒙哥的長子斑禿;拔都的弟弟、金帳汗國大汗別兒哥;察合臺汗國撒班系分支大汗聶古伯;察合臺汗國拜答爾分系大汗阿魯忽;窩闊臺闊端系滅里吉歹;窩闊臺貴由系忽察。
這些派系,紛紛擁兵自重,誰也不服誰,至從大汗蒙哥死后,都建立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基業。
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大軍更是在幾年內,都是無法再次南下,進攻南宋的。
而,范用吉作為投靠蒙古的南宋舊臣,根本看不清蒙古未來的局勢,他也不得不在蒙古各個派系保存兵力內戰爭權的情況下,獨自面對孟共的攻勢。
他又怎么可能打得過孟共呢
一個一心想要活命的人,就算能夠打得過,他也不會拼命去打的。
他也并不是簡單的向孟共投降,而是帶著整個河南行省歸宿南宋。
有這樣一個機會,孟共當然大喜,南宋盡得河南后,必然會在軍事上對抗擊蒙古大局有利的。
于是,他也提前布局了幾支親信隊伍,配備長劍等全套裝備,提前進入河南行省,布局當初打敗蒙古大汗蒙哥的防御策略筑城結寨。
一來是為了防止范用吉再生變,二來是為了防止蒙古大軍收復河南。
然,使得他始料未及的是,宋理宗在看到各個文官呈上的奏折后,竟果斷拒絕了他招降范用吉的請求。
他只懂帶軍,只會打仗,哪懂得朝廷上的那些小九九。
他索性避嫌,向宋理宗辭官,宋理宗不但沒有挽留,還立馬批準,并剝奪了他的所有兵權。
他也在回鄉后,一病不起,最終病逝。
然,他提前布局進入河南行省的親信軍隊,卻也按照原本的計劃,完成了筑城結寨的任務。
在得知他的死訊后,這些親信軍隊的弟兄心灰意冷,也相繼在筑成的防御之地休養生息的起來。
1267年忽必烈在統一蒙古本部的基礎上,也整合了一干南宋叛將和北方漢人,發動了第三次蒙古與南宋的全面戰爭。
孟共在河南行省最后的親信軍隊,在勢不可擋的蒙古大軍面前,逐個瓦解,城防與寨落被踏為平地。
但,數年后,一位自稱姓孟的俠客,在原河南行省的區域內建立了鐵劍門。
可能是由于當年孟共的威名實在太大,鐵劍門也在創建后,迅速做大,網羅了五湖四海不少的江湖俠客。
他們以刺殺元朝首腦官員為己任,搞得各個州府、縣路的地方官員人人自危。
這也使得元朝朝廷不得不將這些江湖勢力視為心頭大患,多次進行抓捕、剿殺。
而,這場江湖勢力與元廷的抗衡,也從元廷的建立持續到了元廷的敗亡。
昔日的長劍已不在,但,鐵劍門震魄的聲名,卻早已響徹江湖。
七零八散的江湖俠客,從來沒有放棄過恢復漢人天下的抱負。
或許,他們之間并不相識,彼此亦無往來,但是,他們卻都識得鐵劍門震魄,鐵劍門震魄也成了他們唯一的精神支柱
震魄兩字的意思,大概也便是威震天下的氣魄吧。
能有威震天下的氣魄的人,想來也只有孟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