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是這樣的”
趙括揮手,打散桌上的兵書,竹簡發出嘩啦的響聲,“只需要一點點兵力,從長城之北繞后而來,只要能搶回長城,打開缺口,我們就能活,四十多萬人,就能回家”
“你明白,廉頗明白,但是趙王明白嗎”
趙括終于冷靜下來,呆坐在地上。
他問,“鄭季為什么要這么做”
副將只說,“他和你說,五日后就有援兵,如果已經過去十日,你還信他嗎”
為什么這么做已經不重要了,接下來該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曾經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年輕將領終于意識到,這場戰爭的后果,從出征開始起,他就沒有想過自己可能會失敗。
后來,他花了一點時間接受了自己中計,首戰失敗的結果。
但他相信,突圍一定很輕松,再不濟,還有邯鄲的援軍,只要援軍來了,里應外合,南北夾擊,長城上的秦軍什么也不是。
而如今,他終于意識到
四十多萬人將在他手里,活活餓死
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聞所未聞的事情。
和他想的一樣,他會因為這場史無前例的戰事,被載入史冊,但卻是以一種遺臭萬年的姿勢。
副將說,“您的父親領兵打仗,救閼與于水火之中,是趙國的英雄,而您呢也會青史留名,只不過,是背上顛覆趙國國運的名。”
趙括抬頭,看著站在自己面前,居高臨下的副將,“你來,只是為了告訴我這個”
副將嘆了口氣,他來當然沒那么簡單,只好按照蘇搖鈴教他的,“我來,是給你兩條路,第一路,我殺了你,趙軍群龍無首,自然會投降,這場戰爭就會結束。”
趙括“第二條路呢”
“你帶四十萬趙軍,全力突圍,是生是死,生在何處,死在何處,由你們自己決定。”
次日清晨,趙軍全軍上下全副武裝,沒有戰馬,他們棄了戰車,舉起戰旗。
“邯鄲不會再有援軍了,我們想活下去,只有這最后一戰”
趙括喊得喉嚨出血,卻依然大聲道,“我說過,我趙括,寧死不降,是我帶你們到這兒來的,今日我帶你們殺出去,此戰,就算是踩著尸體往前,我們也要沖出一個缺口”
“留在這兒,為了活下去同類互食,將被人恥笑萬年,沖出去,若是戰死了,也不至于死后被人分食唾罵。”
“聽軍令,升我趙字旗”
“隨我突圍”
秦軍的銅簇箭向來是殺傷力恐怖。
就連甲胄也防衛不住。
趙括死于突圍途中,身上滿是秦箭。
這是他離開邯鄲時,從未預料到的結局。
剩下的四十余萬趙軍,在趙括死后選擇了投降秦軍。
就在趙軍投降之后,復制完畢的g,剛從陳燁的身體里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