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蘭腦子暈了,“可如果我們是入侵者,我們怎么會和它們一起擁有飛船,并且有自己的冬眠艙,將我們的基因存放在c區的基因庫里”
孟九調出飛船的結構圖,“我們是外來者,但并不是入侵者,對照這份原始的飛船地圖,和當年我們檢查的飛船實際地圖結果來看,飛船內部的空間有很多地方都有改造過的痕跡。”
“根據我們解鎖的a區的加密庫內容來看,我想是這樣的”
蕎麥接著說,“當年我們因為某種原因出現在線型飛船上,但是并沒有被飛船的主人所驅逐,相反,它們將一半的飛船讓給了我們,也就是如今的c區,在a區和c區最接近中間過渡b區的地方,臨時改造出了消毒室,目的就是防止兩個種族接觸的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ac區的交流都需要彼此消毒后再進行。”
“然而,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意外發生了,根據航行日記記載,因為宇宙風暴和碰到了范圍極廣的隕石帶,飛船消耗了過多的能量,順利通過隕石地帶后,飛船出現了能量危機,而距離最近的可能擁有星礦的瑪爾斯星,還有四十年的航行距離,飛船的操作日記顯示,它們采取了一個致命的行動”
孟九早就將他們能查到的所有蛛絲馬跡想了無數遍,足以讓她還原出當年的真相,“取消一切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行為,其中就包括飛船內部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消毒殺菌程序。”
“是的,一開始或許消毒殺菌是例行公事,但是時間長了,且從沒有發生意外,為數不多的人類宇航員,也不會經常去往a區,這讓它們認為,無時無刻不在開啟的殺菌程序是不必要的。”
“根據媽媽幫我們復原的人類宇宙航天員,李禮的日記來看,他和另一位宇航員,是這一批里的領頭者,其他八位,包括老余在內的其他宇航員,都是基因庫培養出來的,老余等人因為在太空中出生,而且是陌生飛船,飛船內的重力環境和生存環境,對于人類來說并不合適,這導致他們多少都患有不同的疾病。
因此,李禮他們決定,除非碰到緊急狀況,否則不再在飛船上培養下一代人類,并且,他們將目標放在數十年后會抵達的紅星上,紅星的各種環境很接近人類的生活環境,或許到了那里,會有轉機,而且就算他們想培養也沒有足夠多的能源和資源。
冬眠,是他們最好的選擇,而在他們冬眠的時間里,沒有進入冬眠的人類宇航員,有三位,這三位宇航員年紀更大,是他們帶著李禮和另外一個孩子,來到了飛船上,開啟了克隆系統,培養出了老余等人。
這三位宇航員將冬眠的機會給了更年輕的宇航員,而他們則開始了各種實驗
其中一項,就是校正c區的重力環境和其他基礎生活環境,不斷調整和尋找適合人類生長的環境參數,為的就是萬一人類真的只能在飛船上繁衍后代,傳遞文明,短期內也找不到合適居住的星球,他們就必須給出不會造成嚴重太空病的生存環境的數據,除此之外,還有太多要完成的事情了。
而這意味著,他們會老去,然后有一天,在漫長的星際航行之中,迎來死亡。
而且,為了找到合適的環境參數,他們唯一的實驗對象,只能是自己。”
松柏眼神中流露出遺憾的表情,“沒錯,我之所以能活到現在,就是因為老余使用了他們用生命換來的環境參數,利用飛船系統營造了適合我們的生存環境。”
孟九看著屏幕上的幾個名字,這幾個名字對她,對松柏,對方蘭,乃至對人類的后代和其他幾代船員來說,都很陌生,就像是李禮這個名字一樣,他們只知道他們是人類的先輩,只知道,他們為了一份數據,而放棄了冬眠的機會,只知道他們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了。
屏幕上的三個名字是
艾科學,甘宇海,呂蕓。
這三個名字一晃而過,沒什么特別。
艾科學是所有實驗項目的主導者,甘宇海則是大部分實驗的實驗對象。
實驗消耗著他們為數不多的壽命,但他們也從未想過自己可以壽終正寢。
他們既是實驗者,也是被實驗者。
此刻,觀看視頻的陳拍攝和其他現代人類,關心的不是這三個陌生名字代表了什么,他們關心的是原本承載著兩個智慧種族的飛船是如何變成一座死船的。
緊接著,孟九播放了一段錄像“這是這么多年,我破解之后獲得的a區監控。”
監控里,最先出現的是代表緊急情況的紅燈,整個艙內都響著刺耳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