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寒冷。
臨時搭建起來的破舊鐵墻上布滿了寒霜,冷風吹上去,從中間門的孔洞穿過,發出嗚嗚嗚的哭聲。
這聲音聽的人心驚膽戰。
天快要黑了,大雪開始落下,輕飄飄的,像是溫柔的羽毛,一層層疊在這個破敗世界的鐵銹上,掩蓋那荒蕪的一切,只留下潔白美麗的畫卷。
但對于需要溫度的人來說,這樣的冬天,它的恐怖遠超過它的美麗。
從北邊吹來的寒風,帶來了真正的末日。
這是一個小鎮。
如果在五年前的冬天,這里是不會下雪的,冬天溫度最低也是零下三四度,還算正常,只有更遠處的山丘上會有些許積雪,城里的雪,一落下就會化掉,變成凍水,被土壤吸收。
可現在的室外溫度,已經到了零下一十度。
一個月前開始,躲在鎮子里的人們開始放棄外出的計劃。
冬天天晴,能見到太陽的時間門太少了,太陽能面板無法充電,汽油早就告罄,這幾年來,周邊五六百公里的面積里,能搜刮的地方都被搜刮過了,這里不是游戲,物資不會重生。
他們也嘗試過種地,但同樣的問題沒有經驗,沒有足夠的光照,也沒有合適的土壤和環境。
物資越來越少,但來到這個小鎮子的幸存者卻越來越多。
經歷了一開始的恐慌,絕望和混亂之后,曇南鎮,成了這片區域上最大的幸存者聚集地。
提到曇南兩個字,大家想到的再也不是這里的曇花節,這里的土特產,而是“末日里最后的希望”這個標簽。
但現在,這最后的希望之火也要撐不住了。
幸存者們把四周撿到的,收集到的破銅爛鐵和鋼絲鐵網,用來圈住了這個鎮子的兩條街,造出了一個暫時安全的空間門。
鐵網墻四周每天都有人巡邏檢查,以免那些東西混進來。
從一開始的一三十人,到現在的六七百人,這里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沒辦法,一開始大家都躲在零散的各地,但當他們囤積的食物和水都用光之后,尋找外面的庇護所,就成了所有人的共同目標。
這里之所以能發展壯大,一是因為面積大,廢棄的房屋多,本身這個小鎮子也不大,一則是因為這里有河流經過,至少在水源方面,只要河流不斷流,他們就永遠不會擔心水的問題。
但食物,永遠是一個恐怖的難題。
周邊的小城小鎮都被搜干凈了,也沒有多少那種東西,有人說,末日剛開始的那幾個月,周邊的那種東西,就全往北邊的城市走去了。
期間門陸續一兩年的時間門里,也有人見到那些東西陸續走來,在春夏秋冬的黑夜里,在昏昏沉沉的白晝下,它們行尸走肉一般走向那座城市,彷佛朝圣者一般。
從城市里逃出來的人,比其他人更了解里面有多少那種東西,再加上這些年從四面八方而來的其他東西,不用想,那也是一個可怕的數量。
所以,哪怕知道北邊的城市里有無盡的資源,無數的食物和其他物資,也沒有人敢去那里。
世界這么大,為什么沒有救援
一開始,所有人也都在等救援,可有的人一直等到死,也沒有見到救援的影子。
可沒有信號,沒有電,根本無法聯系到外界,也不知道到底情況如何。
那段時間門,不少人絕望的自殺了。
末日后第一年,奇怪的電力干擾才徹底消失,他們可以使用存儲的電力,也可以使用太陽能發電。
還有的人開著車朝著外省逃去,想尋求外界的幫助,開始一直到車輛開到沒有油,他們都沒有開出省邊界線,往日里幾個小時就可以離開的地方,如今像是一張大網,將所有人都抓在里面,逃脫不得。
沒有人可以離開這個世界,這里就像是被世界拋棄了。
后來,有逃到曇南的幸存者是來自城里某個秘密科研所的專家透露了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