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找不到足夠的鴨子
“訂單數量倒不是亂接的,我們有計算過能接多少。”褚懷良這次說話倒是沒被懟。
“那成,就是那邊要搞這個,最近你怕是要辛苦點。”
“還行。”南雁笑了起來,有錢嘛,倒也不怕。
這一萬二千條鴨絨被的訂單背后是八十多萬英鎊,兌換成人民幣是二百多萬萬。
哪怕對方目前只支付了20的定金,也有四十多萬啊。
四十多萬塊是個天文數字。
即便是見過大錢的褚懷良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大訂單十分有吸引力。
畢竟過去幾年,制藥廠每年能夠留存的錢也就十幾二十萬。
何況鴨絨被的利潤空間大。
讓公社來搞這個最合適。
掙來的錢完全可以購置農機設備,這樣一來機器可以取代人力,公社的女人們從繁忙的農活中解放出來,完全可以養活自己甚至家庭,順帶著還完成了中央早前的預期
集體生產機械化作業。
國家為什么搞生產合作社不就是想要把原本零散的農田集中起來,想著依托農機器械完成大規模作業,節省勞動力嗎
只是有些事情就這樣,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公社起來了,但配備到公社具體到各個生產隊的拖拉機、收割機卻遲遲無法到位。
再美好的規劃也只能是空談。
但現在,紅武公社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
這次去省城,就跟農機廠那邊談了這方面的事情。
等下褚懷良也要過去跟公社那邊說這事。
有自己做個見證,省得回頭別人再閑言碎語說他們的總工。
鐘廠長粗粗計算了下,“那成,要是有什么麻煩就跟廠里說,到時候咱們一起想辦法,你這幾天先回去忙,也別讓小姚來回跑了,先忙活完這幾天再說。”
姚知雪的工作內容發生了大轉變,最近就食品廠和公社四處跑。
因為紅武公社要搞被服廠,她最近往紅武公社去的次數明顯增加。
雖說有自行車代步,但這么來回跑也的確麻煩。
如今南雁回來,讓姚知雪跟著南雁住在林家,問題倒也不大。
“成,我忙完這幾天就回來。”
南雁原本想請假幾天,有鐘廠長開口這事情就好辦得多。
不過褚懷良還要回廠里頭先檢查下,南雁也趁著這個空去車間一趟。
幾個徒弟正吵得不可開交,看到南雁過來,段瑩瑩連忙說道“那就讓師傅來做裁判,看咱們到底誰對誰錯”
黃援朝嘴快,言兩語就把原委告訴了南雁。
四個人起了爭執,偏生還是各執一詞,誰都說服不了誰。
“小山呢”
“大師兄去食品廠了,鐘伯伯說想著把食品廠弄大點,他當總策劃,很多事情就讓大師兄去處理。”
食品廠擴建這事南雁知道,畢竟從金華那邊回來后,鐘廠長就在忙活這事。
豬排的制作還算順利,但培根制作肯定需要一個專門的車間。
肉聯廠這邊再建新車間不合算,倒不如在食品廠那邊弄一下,這樣車間還可以多種用途。
只不過車間該如何建造需要設計規劃,南雁去廣州之前還沒確定下來,看樣子這段時間鐘廠長倒也沒閑著。
蕭開山忙呢,有正事不跟師弟師妹們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