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很多東西都得他們自己來弄。
比如說那些厚重的大塊頭的說明書之類的東西。
外語,得組織人學習翻譯。
這首先就是一個難關。
計委的領導看向眾人,“唐僧取經困難重重,咱們這就相當于走一遍取經路,有什么困難盡量克服,爭取早日建成這些工廠,讓農民兄弟能有化肥,讓全國老百姓別再人均三尺布做不了一件衣。”
雖然不是誓師大會,但也差不多。
正如同鄭君之前所說的,因為工程浩大的緣故,自然是全國調配來搞配合。
負責項目的一把手有什么特殊需求,也能夠得到滿足。
南雁思考了下,“我能調幾個人嗎不影響正常工作。”
“沒問題,南雁同志你說就成。”
南雁客氣的笑了笑,“我還得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同不同意。”
計委這邊的人也跟著笑了起來,“咋還要問他們”
這是全國協同的大作戰,哪有拒絕的道理
“背井離鄉的也不容易,我能借用一下電話嗎”
有工作人員帶著南雁去打電話。
老張沒想到首都來的電話竟然是南雁打來的,“你在那邊還好嗎也不說讓我們去送送你。”
“都挺好的,在這邊開完會就要去滄城,我這邊需要一些人來搞說明書之類的翻譯工作,張叔你幫我問問,他們有誰愿意過來,愿意的話我就打申請書。”
老張聽到這話神色凝重,“這成嗎”
這么些天過去了,該知道的他也知道了,這事咋說呢。
干校比較特殊,當初就是那位負責抓起來的。
如今剛出事,干校這個詞也顯得有些敏感,請干校里的人過去
“沒事,你先幫我問問,我不掛電話,等下張叔你給我說。”
老張雖然有些拿不準,但還是去問了一通。
秋收還得一些日子,加上最近首都那邊出了點事,干校最近都挺安靜。
直到老張說了這事。
去翻譯說明書。
也不是不行。
學習老佟老夏可太累了,他們也不見得就有這方面的天賦。
但過去這大半年沒少給南雁翻譯這些國外的期刊雜志,再去翻譯說明書操作手冊好像真的問題不大。
只是肯定不能再在陵縣呆著了,得從陵縣挪窩到滄城去。
“老張,我能跟南雁聊兩句嗎”
老張指了指電話,“沒掛斷。”
作為干校代表的韓朝陽拿著話筒的手有些顫抖,“小高同志,是我韓朝陽。”
“韓老師您好,剛才張叔都跟您說了”
“說了的,就是我能問兩個問題嗎”
南雁知道他們想問什么,“來到這邊的話,除了翻譯工作,大概可能也需要從事一些體力勞動,當然不用再去干校農場種地什么了。說實在話我坐火車的時候倒是路過滄城了,但那邊具體什么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總不會餓著凍著我,我有吃有住你們就會有吃有住。”
“另外的話,大概這份工作得持續至少一年,當然如果這期間你們被調回原本工作崗位,我是不會阻攔的。”
韓朝陽關心的問題有兩個
到那邊工作內容什么,吃住在哪里。
不止這兩個問題被解決,還說了另外的情況。
調回原工作崗位。
這哪是那么輕松的事情呢。
不過最關心的問題解決了,韓朝陽覺得沒啥問題,“成,那先算我一個,等我兩分鐘我問問大家伙的意見。”
南雁需要的是翻譯人員。
因為國外引進的設備,這些大項目都需要翻譯人員。
但哪有那么多專業的翻譯人士,即便是工業部,怕也很難找出精通外語,能夠準確無誤搞翻譯的人。
依舊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南雁沒打算跟別人搶人,沒必要。
她有自己的底牌。
陵縣干校這邊除了專家還有一些原機關單位的干部,專家之中佟教授情況特殊,夏教授是轉行搞出別的道路。
剩下這些則是專家多是搞文字工作的,譯者、編輯或者研究漢文字、歷史之類。
多有留學經歷,翻譯對他們而言不是什么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