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雁回去的路上才反應過來為什么跟她說顧家不顧家。
這是覺得她跟褚懷良
南雁冷不丁的哆嗦了下,想啥呢。
要跟美國展開貿易往來了還不夠您忙的
咋還這么八卦呢。
不過褚懷良在陵縣窩了那么久,總算要蹦跶出去了。
好事。
她替褚懷良高興,認真做事的人總會得到好的結果,這不是天大的好事嗎
看了眼那張總統簽名的名片,南雁忍不住笑了起來,她也做了點事,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等年中看新聞就知道了,事件被揭露是在今年六月份,而發酵到總統辭職,則是在連任后,74年那會兒。
盡管從曝光到辭職有兩年時間,但這個過程中很多事情推動的都不太順利。
包括建交之事。
中美關系的緩和究其歷史,原因極為復雜。
彼時美國深陷越戰泥潭,養肥了日本這個卻是讓本國財政出現了問題。
再加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讓美國在世界經濟的掌控方面也不復往日。
國內的反戰游行、經濟危機的出現,這些莫不是影響民生,從根本上動搖總統的統治。
美國暫時不會分崩離析,但總統可能會受到影響。
比如最直接的影響,在接下來的大選中無法連任。
這對于任何一個有政治訴求的人而言,都是不能接受的結果。
內部無法尋求解決的辦法,所以總統和他的智囊團一直都在尋求外部契機。
對抗蘇聯,緩解國內矛盾。
而這個契機,剛巧落在了和蘇聯交惡的古老東方國度。
沒有永遠的敵人,國與國之間利益顯然更重要。
南雁這幾天一直在思考這件事,總統的破冰之旅效果顯著,很快就日本就訪華,并且迅速建交。
血海深仇暫時擱置到一邊,國家利益永遠高于一切。
相較于日本方面,美國需要完成建交,那還得說服國內,畢竟彼時的美國對華情緒抵觸嚴重,即便是總統本人原本的政治立場也是反對新中國。
如果沒有那個天大的丑聞,這事不會擱置,起碼不會擱置將近七年之久。
該做的已經做了,南雁不可能打跨洋電話,畢竟只有首都,而且少數的幾個機關單位才能跨越太平洋打電話。
等待結果吧。
她已然盡力而為。
南雁深呼吸了一口氣,看著熟悉的城市迎面而來,她拎著自己的東西從車上下來。
她的副手,仝遠開著吉普車過來接人。
車上還坐著辦公室主任孫國興,先撿重要的說,談起了過去半個多月這邊的一些情況。
其實也沒啥大問題,只不過化工部那邊來消息說,要派人常駐海外,對接設施設備相關問題。
和其他幾個化肥廠溝通了下,他們大部分還處于選址階段,化肥廠的總圖還沒出來,暫時還不用派人過去,但顯然大家都少不了這一環節。
“那你們怎么想的”
孫國興怎么想的不重要,這事基本上就是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商量決定。
仝遠并非技術派,對這事有些拿不定,“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