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打到省里,省里頭不是很支持但也沒反對。
這意思就很明確了,你們自己搞,搞砸了搞成了都是你們自己的事。
季長青還有些猶豫不決,“這天氣,挖河能成嗎”
“這要是遇到暴雨天需要開閘泄洪,管你夏天冬天呢,不都得干咱們大不了就早點干中午歇著,下午晚點再動工就是了。”
夏天熱冬天冷,春秋困乏,真要是找理由一年四季都甭干活了。
季長青還有問題,“這夏季雙搶剛結束,就讓農民挖河”
“先動員一部分,另外把那些知青組織起來嘛。”
南雁還是把主意打到了知青的頭上。
知青辦的倒是很快就給與了回復,“各地知青對于返鄉一事抱有極大的熱情。”
有熱情就好說,南雁跟知青辦這邊商量,“回頭統計一下,要是自愿去挖河,那咱們就給這個知青記上積分,就像是鄉下的工分,積攢的積分多了,回頭安排工作也有優先權。”
在調動知青的工作積極性上,南雁很有一套。
知青辦的人覺得這法子好使,但還有點顧慮,“那要是不吃這套呢”
“那就去北郊工地干活,安排紅星公社再去其他幾個公社找農民來干這活,同樣的積分,反正都不會造化肥,回頭培訓也一樣。”
“行嘞,這些農民就是懸在知青頭上的那個劍。”
“就是這個意思。”
達摩克利斯之劍嘛。
蘿卜在那里吊著,鞭子也要揚起,不然沒工作的積極性。
就看知青們對于回城里工作到底有多大的熱忱了。
季長青聽得一愣一愣的,這樣也行
吃住的問題倒是好解決。
夏天嘛,住的地方其實沒那么講究,席地而睡都不成問題。
主要是吃。
吃的話供應好的。
這筆錢算在化肥廠的賬上,白面饅頭和肉,雖然可能是鴨肉,但好歹也有肉味是吧
南雁是把這些賬全都算了一通。
季長青覺得,好像真的沒什么問題。
實際上政府每年組織的挖河,也沒說管飽飯,這是個體力活,很多人還要自帶干糧。
但必須做,這是農民頭上攤到的活,是義務,哪能逃避呀。
現在管吃吃飽,倒是個極大的誘惑。
男知青挖河,女知青抬土。
附近的村民聽說管飯也十分積極的投入其中,挖河的工程隊也沒拒絕。
人家又不是不出力,再說了這些農民力氣可比知青們大多了。
二百多里的運河挖掘成為化肥廠施工建設中一段揮不去的過往,而主導了這一工程的南雁,看著加寬了的河面,還饒有興致的搞出了幾個有紀念意義的點,“這里可以建造個亭子,有碼頭有亭子,可以游玩。”
水利局的同志聽到這話哭笑不得,有誰這么閑著無聊會來這里游玩呢
南雁看出了對方臉上的無語,“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時候,大概也沒想到幾百年后,大運河在漕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吧”
世事變遷,哪能總看著眼前的一分一厘的得失
現在趁著成本低,把事情做好了,往后那就省心多了。
比如現在,大運河的拓寬就進行的很順利,畢竟真的沿河居住的群眾沒多少,讓他們挪到新的住處去并不是什么麻煩事。
只要給蓋好新房子就成。
可你要等到幾十年后,這些拆遷不都得要花大價錢呀。
南雁倒也不是單純的想給后面省錢,只是加寬挖深大運河既然勢在必行,那么她順帶著做點利于后代的事情,不就是順手的事嗎
這次大運河的挖掘是把省里現有的挖掘機都弄來了,但更多的還是依賴人力。
南雁沒有體力勞動的優勢,來這邊就是盯著后廚做飯,保證飲食供應和綠豆湯供應完全沒問題,順帶研究下本地的歷史,看能發掘什么歷史故事,搞點小亭子小閣子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