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雁陪同著去食堂、宿舍和家屬院那邊看了看。
許副部長好奇,“這不是你們的指揮部嗎,現在這是做什么用”
指揮部是一棟三層小樓,外面新粉刷了一遍,耀眼的紅色如今被低調的新色取代,和廠區十分融洽。
“原本是想著做圖書樓,但又不太合適,就把這邊改成了學習部,回頭安排工人來這邊學習,提升技術。”
許副部長聽到這話笑了起來,“你總不能還打算讓這些工人輪崗吧”
“不行嗎我問過大家伙,他們都沒意見啊。”
剛落實了工作的知青,或者說新工人們還有些惶恐,生怕自己表現不夠好被開除。
在積極性上自然沒得說。
許副部長聞言直搖頭,其他幾個人問他輪崗是怎么回事,許副部長簡單解釋了下。
到最后還是史部長總結,“技多不壓身,多一點專業技能倒是不錯,不過就怕工人們太辛苦。”
“這個您放心,廠里會根據工人們的情況進行安排。”
史部長點了點頭,去這學習部參觀了一番后,中午在食堂吃了頓飯,這才帶著一行人離開這邊。
南雁松了口氣。
下午就著手安排仝遠和陶然去化工部匯報工作,這事吃中午飯的時候她有跟許副部長提及。
工廠落成,原本的指揮部自然而然的解散,那么參與了這個大工程的干部、干事是重回工作崗位,還是提升這得看安排。
化工部自然會結合著給出一些意見。
許副部長那邊也需要南雁這邊的完成項目經驗,以此來督促其他大化肥廠的建設。
等著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當,下午三點一刻。
南雁看著辦公室外面的尿素合成塔,暫時松了一口氣。
這口氣想要徹底放下,那還得等一個月,等這些化肥生產出來才行。
現代工業利用物理、化學知識,提高了生產力,然而這些無不需要時間基礎。
龐大的工藝需要機械設備做支撐,需要給它時間來運轉。
在這些化肥還沒出來前,滄城化肥廠還真稱不上成功。
晚上的時候,南雁下班回到家屬院這邊。
段瑩瑩正在看書做筆記,爐子上的水燒開了都不知道。
南雁把燒水壺拎起來,灌滿了暖水瓶。
小徒弟這才反應過來,“師傅你回來了”
“在看什么”
段瑩瑩把書遞給南雁,“佟工給我安排的功課。”
佟教授沒有離開化肥廠,他跟南雁共事幾次,覺得留在這邊倒也不錯。
化肥廠需要技術人員,而他剛好還有些技術可以派上用場。
回學校當教授還有可能遇到他最不擅長的人事糾紛。
但留在化肥廠就不一樣了,只要南雁在一天,就會有人護著自己,不用擔心什么。
他把家人都接了來,住在家屬院這邊。
化肥廠的家屬院小樓建設的十分寬敞,以兩居和三居為主,不再是那種常見的一居大開間。
孩子多的人家住著或許還有些擁擠,但人口少的絕對十分舒坦。
化肥廠這邊多是單身青年,畢竟單是知青就占了半壁江山。
能回城的知青,多半都沒有結婚。
剩下的工人有的是部隊出身,在這邊忙活著就想直接退伍轉業得了,留下來當工人,還有的則是當初修運河的時候,來幫忙蹭飯的農民,干著干著倒是也把自己折騰成了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