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家并非不能共存,只是得看是哪個家。
但父親或許沒讀過母親書架上的那些中文典籍,不知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
不為他所珍惜的家,也總有拋棄他的那一天。
至于賀蘭山,他在忙完了工作后,正式向公司提出了辭職。
“為什么”老板不明白,“亞瑟,我一直覺得你可以成為我的合伙人。”
賀蘭山并不覺得,他知道老板對自己的看重是因為他的父親。
“您知道的,我的家庭有些小問題。”
“我知道。”可這并不會影響你是希克斯先生的兒子這一事實,“這沒什么的亞瑟,我的父親與母親他們早就離婚重組了家庭,但并不影響我和他們一起過圣誕節和感恩節。”
“我知道,我很感激您對我的信任,只是我也想好好思考下,我接下來的人生該怎么走。”
老板不明白這有什么好思考的。
希克斯先生將前妻和子女都接到了美國,可那又如何
他的前妻并不會做美味的食物,他的孩子學歷并不高,只能做技術工人,遠遠沒辦法和高材生的賀蘭山相比。
何況,希克斯先生也不會斷絕了小兒子的前程。
亞瑟依舊擁有光明的未來,他不明白這還需要思考什么。
難道說,思考如何更好的成為一個中間商嗎
希克斯先生的小兒子,終于要舍棄工程師甚至律師的身份,要去做一名商人,賺得盆滿缽滿了嗎
或許吧,或許這就是真相。
“好吧亞瑟,可是我依舊希望,不管什么時候你都記得你曾經與我有過非常友好的合作。”
賀蘭山不知道什么讓老板轉變了思想,但他還是應了下來,“當然,您讓我度過了一段非常開心的時光。”
這個說著“甜言蜜語”的青年,離開了公司。
等他的相關消息再度傳來,那已經是中美建交后的事情了。
“離開了他能去哪里總不能是去西德吧”那是希克斯先生的故土,在歐洲也有亞瑟的導師,去那里的話倒也正常。
“聽說是去了中國。”
“中國怎么可能。”老板沒有去過中國,但是他知道那里并不富裕,貧窮、落后依舊是這個國家的代名詞,“亞瑟瘋了才會去中國,哪里有什么”
賀蘭山也在想,曾祖父和外公心心念念的祖國,究竟有什么成為他們人生最后時刻的牽掛,超越了所有的一切。
好在,他有一輩子的時間去尋找這個答案。
賀蘭山回國的消息猶如一滴水落入海洋,除了鄭君特意跟南雁提了一句外,在中美建交的熱鬧面前,不值一提。
倒是褚懷良對此頗是感慨,“他還真聰明,直接去大使館那邊提出探親的要求,說是回國安置親人的骨灰。”
剛剛建交互派使節,哪能在這個節骨眼上為難人
哪怕知道這人可能一去不返,也沒辦法。
能做的只是在他離開美國前,事無巨細的檢查,生怕人有捎帶。
“一群傻叉,也不想想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
只要人能安全回去,其他的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過倒是把他爹給坑了一把,聽說最近還在接受調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