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雁的一番話徹底打消了賀錚骨子里的那些信心不滿。
是啊,為什么不行呢
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也不過是在近代打了個盹而已,過去她總是第一名。
從列強瓜分中掙扎出一條活路來的新中國,為什么不可以
當然行
賀錚一度愧疚。
他的思想太軟弱了些,面對困難竟然生出了退卻之意。
工作時間門他沒有說這些,只是等到工作結束后,賀錚和南雁一起吃午飯的時候,做起了檢討。
“干校的生活沒有把我的筋骨錘煉出來,我也算是白在那里遭罪了。”
南雁原本還想要安慰一句,但是看到賀錚那釋然的笑容又覺得沒必要。
“不過我總算想明白了,小高你說得對,我們不比他們差,落下的差距追上去就是了,難道咱泱泱中華前年傳承還不如那些流亡者”
事在人為而已。
工業革命可不是從美國興起的,但如今日漸強大的是美利堅,而并非英吉利。
世間門事總是這么的因緣巧合。
于他們而言,所要做的,不過是努力做好這顆螺絲釘。
這并不是什么難事。
“就是。”南雁笑著端起米飯,跟賀錚的飯碗碰了碰,“一起努力。”
賀蘭山來到食堂時就看到這一幕,明明是米飯,她愣是說出了幾分梁山好漢大碗喝酒的豪壯氣概。
也不知道又說了什么,讓賀錚同志笑了起來,一掃幾天前的愁云慘霧。
賀蘭山沒有去打擾兩人的交談,他將目標落在了同組的其他老同志身上,決定從他這里下手。
工作絕對不是閉門造車,他并非父親那樣的天才,有成果在手多得是人找上門來合作。
他還需要社交,通過社交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其實這是很小時候賀蘭山就明白了的一個道理,但長大了卻忘了。
虧得她提醒。
打了飯的賀蘭山又往那邊看了眼,這下不止賀錚同志在笑,便是高南雁都笑得開懷。
賀蘭山想起了美國家中的那個小花壇,花壇里最嬌艷的花兒也不過如此。
南雁和賀錚的工作進展十分順利,尤其是賀錚。
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這臺微型計算機的整體架構已經確定下來,不能夠再完善的一個漂亮東西。
接下來的問題就集中到最后的核心環節
微處理器。
也就是芯片。
芯片是核心,這個從七十年代開始逐漸走向科技舞臺的技術,中間門走向中央,一度成為最核心的存在。
如果解決不了芯片問題,那么計算機也不過是一堆廢銅爛鐵。
現在研發中心在芯片問題上出現了爭議,正是賀錚與其他工作研究員所持有的不同意見。
因為國內的集成電路技術水平不夠,所以目前并不能造出微型計算機所需要的整塊芯片。
其他研究員認為,可以把處理器芯片化整為零,在將小規模的集成電路制造出來的基礎上,再化零為整進行組裝。
但賀蘭山覺得,這樣會影響處理器的效能,倒不如先克服集成電路這一問題,在制造出微型計算機的同時,也將國內的集成電路水平加以提升。
他的想法很好,但難度大,而且耗費時間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