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誰說的呢,展紅旗的愛人丁若楠跟她說的,但具體的也沒再說,只是說今年大概率有工作上的調動。
不過林蔚也知道,南雁并不太想跟小紅兩口子打交道,這事她不知道也好,不想說也罷,都沒再說下去的必要。
林蔚走的時候,忽然間問了句,“你今年多大了。”
南雁是50年生人,今年一十七歲,但距離一十七周歲生日還有半年之久。
“怎么,這是要給我介紹對象”
林蔚笑了笑,“沒有,只是覺得你還年輕,我倒是老了。”
她比南雁大了十多歲,較之于這個年輕的同志經歷了更多,心早就滄桑了。
“工作要緊但也要注意照顧好自己,別累垮了回頭連個照顧你的人都沒有。”
“知道。”南雁送人離開。
瞧著林蔚騎車而去,她微微嘆了口氣。
半小時后,就等來了化工部那邊的電話。
過去討論新生產線的引入。
化工部對于這條新生產線倒是興趣十足,想著能否把這些小化肥廠鋪開。
現在的國家,需要大量的化肥農藥。
如果能夠在小城市,甚至小縣城里廣撒網,那對于農業生產建設來說,可以說是再好不過的消息。
南雁苦笑,“現在可能機會還不合適。”
“建設成本”
“對,如果建設一十個這樣的小化肥廠,所需要的資金投入那遠遠超過建設一個擁有20條生產線的大型化肥廠,甚至能用這筆資金建設三到四個大化肥廠。”
南雁有算過這筆賬,即便是小化肥廠帶動就業,但相對大廠來說,也會有大量的人員冗余。
不管是生產成本還是建設成本,小化肥廠都要遠高于建設大廠。
大化肥廠的短板,大概在于交通運輸成本。
當然這點成本,其實在建設成本和生產成本面前,壓根不值一提。
何況小廠落在小縣城,不免會出現人情關系等種種問題。
“當然,大廠也同樣不可避免,但同樣需要監控,大廠所需要的少一些。”
化工部這邊算是聽明白了。
少花錢,少用人。
這位來自滄城的化肥廠廠長,無非是在強調這兩點。
少花錢倒是能夠達成共識。
但少用人
這似乎不符合時局。
現在本身就是盡可能的創造就業,怎么還能少用人呢
那些在鄉下的知青,早晚得回來。
中央雖然還沒下論調,但這兩年通過高考回城讀書的學生就是最好的證明。
“化肥廠少用工人,但我們需要更多的技術人員,數控機床意味著加大了對工人的技術素養要求。”
“我們需要更多的有技術的工人,以及服務型工人。”
這涉及到中國工業一個很長久的命題產業升級。
如今的國內有著基礎的粗放型的工業基礎,甚至連標準都沒統一,距離產業升級還有好幾十年的距離呢。
然而從現在打下基礎,培養一批能夠用得上的人,只要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這就夠了。
南雁的說辭引起化工部的興趣,連帶著四機部那邊都又過來一起討論,這會議擴大化。
等南雁離開首都時,新的建廠計劃已經定了下來。
依舊是在滄城,就在滄化不遠處,再起新廠房,引進國產的大化肥生產裝置。
最重要的是,將微型計算機投入到化肥生產之中,與這些生產裝置相匹配。
這就意味著,蕪湖那邊的無線電廠要開始干活了。
南雁說的倒也沒完全錯,她很快就再見到了賀紅棉。
當然這次去蕪湖,是跟無線電廠簽訂采購微型計算機的合同。
在建廠方面相當有經驗的南雁是新廠建設的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