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技術也就那樣,能繞過去的就繞過去,繞不過的那就再說。
第二,就是鏡頭問題。
鏡頭問題一定要解決,一來國內要發展,上海光學儀器廠,還有其他光學儀器廠得長遠布局,不說追趕尼康、蔡司這些業內巨額,怎么也不能沒有自己的東西。
二來要跟國外學習。
學習日本和德國的技術。
日本那邊不好安排人去學習,那就換其他光學公司,尼康不行那就去佳能。
兩德那邊就兩邊下注。
實際上安排人去學習這事也不是王主任能決定的,這不還得聽領導安排嘛。
當然,南雁的安排更多。
不止是學習,還要開設相關專業。
不管如何,先把基礎給夯實了再說。
她不止是無線電廠的廠長,更是四機部的副部長,考慮的更要長遠一些。
當南雁的建議信送到首都的羅部長、于主任以及其他相關領導的辦公桌時。
這些領導們的反應倒是挺一致
這個高南雁,又來給找事了。
但信中所提及的內容,倒也不是夸大其詞。
尤其是找軍區的人問過后,倒是讓中央下了決心。
南雁其實也不想拉扯軍區下水,她跟軍區又沒啥直接牽扯。
和部隊牽扯上關系,也就是在成都研究所那邊而已,但關系不算多。
可沒辦法啊,想要說服人,就得有拿得出手的理由。
你用未來尼康的光刻機在歐美大殺四方這事來說話,領導即便明白,但也不會冒這個險。
但讓軍方的人說明一件事,那就很簡單了。
二戰時期,擁有蔡司公司的德國,有著殺傷力極高的武器。
火炮和狙擊槍。
火炮命中率高,狙擊槍射殺率極高。
而這些都得益于蔡司公司的技術及其制造的鏡頭。
軍方在復盤二戰的相關戰役資料時,不免接觸到這些。
他們的說辭更有說服力。
盡管到了現代,半導體技術進入國防軍事領域。
但鏡頭依舊十分重要。
過去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中國被世界聯合封鎖。
固然能夠在這封鎖中生存甚至發展,但未來的世界不見得給你這個機會。
既然短板,那就試著去彌補。
何況依照這位小同志提出的建議,也花不了太多的錢。
主要是涉及到和外國的一些談判,借此來輸送一些工人學生去學習。
這個不算什么麻煩事。
另外就是國內光學儀器公司的合并,集中力量做大事。
再就是要設立一個專門的部門。
畢竟國內的光學研究一直都像皮球似的在各部門來回轉。
需要有個專門的研究部門。
會議上,羅部長不免被提問,“我記得前幾天開會,你還說想著讓小高同志去海灣那邊,現在她又折騰出這么新鮮花樣,還要不要去海灣”
羅部長笑了笑,“年輕人嘛能者多勞,先把這邊的工作給安排好,再去海灣也不遲。”
這話意思倒也明顯。
讓南雁來管這事。
畢竟他們都不懂。
那這個提出建議的人,總是懂的吧
抄寫了十幾封建議信的南雁完全沒想到,她只是提建議而已。
倒是又給自己攬了活。
光學儀器司安排在四機部,由高南雁兼任第一任司長。,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