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這么個道理。
但于主任也不是萬能的啊。
楊秘書想來想去,還是覺得自己白活了一把年齡,還是不夠沉穩。
余光看到正在看報紙的領導,有些話自己都不用多說。
美國學術代表團的到來南雁略有耳聞,不過和四機部沒什么關系,她也就沒怎么放在心上。
學術交流嘛。
過去幾年國家一直都有公派留學生出國。
中美蜜月期間,雖說背后依舊少不了的陰謀算計,但明面上的經濟技術交流還真不少。
學術代表團的到來可以說是蜜月期的錦上添花。
畢竟現在美國技術高精尖,代表著地球上的最先進科技水準。
不過和她有什么關系呢
南雁雖然是技術派的副部長,但是這次到訪的學術代表團倒是和半導體產業沒什么關系。
但赫爾曼希克斯強行將南雁跟這件事聯系起來。
報紙上長篇累牘的報道著代表團的專家學者們的研究成果。
實際上對大部分國人而言,這些都是陌生的名字,和大部分人的生活并沒有什么關系。
楊秘書也仔細研讀了那些報紙,并沒有從那些專家的研究領域中找到端倪。
私心。
除了私心,似乎沒有別的解釋。
這似乎和印象中的美國人不太一樣。
實際上美國人究竟如何,楊秘書也不知道。
等到了這邊時,于主任還有辦公廳的幾位同志正陪同著在故宮參觀。
對外開放的故宮博物院,一向是外國人來華參觀的首選之地。
學術代表團也不例外。
只是故宮這邊的工作人員顯然外語水平還不夠,沒辦法跟這些極其好奇又壓根不懂得中國古老榫卯工藝原理的外國人解釋。
作為東道主的于主任和辦公廳的鄭主任不免臉上掛不住。
誰能想到竟是遇到了這么幾個較真的老外呢。
正想著去哪里搬救兵。
于主任看到了穿著風衣過來的南雁。
他連忙招手,南雁當年可是作為地陪陪伴過來訪的美國總統及其夫人。
雖然不是專業的外交人員,然而其能力得到了外交部以及總統一行的一致認可。
或許,她能夠來應付眼前的局面。
解釋了下當前的尷尬,于主任壓低聲音,“能應付嗎”
“應該還成,就怕不小心氣著這些專家,您再找我算賬。”
“哪能。”于主任拍了拍得力干將的肩膀,“回頭我給你請功。”
“那我可記下了。”南雁笑著過去,拍了拍正手舞足蹈的故宮工作人員的肩膀,笑著跟指著那屋檐一角的美國專家寒暄起來。
她的英語很是流暢,那些專業名詞脫口而出,讓故宮的工作人員看的目瞪口呆。
也不是沒接待過外國游客,然而過去能夠輕松應付過去的事情,今天怎么都辦不好。
這些外國人格外的較真,恨不得能把其中的原理、細節問得一清二楚。
事實上,他也不知道這其中細節啊。
不知道這位高副部長怎么連這個都知道。
簡直想不明白。
“其實這是最基本的力學原理的應用,然而你們這些工匠早早發現了這些奧妙,卻并沒有總結出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