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楚氏跟她大女兒六王妃處得異性姐妹一般,對她這個六皇子的丈母娘也是很會討喜。
自己的二女兒跟這楚氏相比,簡直差了不止八個心眼。謝二除了跟身邊相熟的人打秋風,便再無所長,更不會為了夫君的前程謀劃鋪墊。
若女婿是個中用的倒也罷了,本也不必后宅婦人為他奔走。
偏偏周隨安靠慣了前妻,現在失了拐,自然要瘸腳前行了。
謝勝如今通過小兒子謝卓安之口,總算知道了二女婿在公事上是個什么眼高手低的草包。周隨安被調出戶部,謝勝這個老丈人都舉雙手贊成。
畢竟二女婿若在,連帶著小兒子都要吃瓜絡。他離得遠些,反而更好。
再說祭酒大人雖然辟謠,說楚琳瑯跟廖靜軒大人毫無瓜葛,卻并沒說司徒晟和楚琳瑯清清白白。
回想楚氏當初被休,是司徒晟替他討還的公道。謝勝便猜到那陛下親封的錦鯉楚氏,如今在旺誰了。
所以他催著蘇氏跟楚氏好好賠禮解釋,也是間接向司徒晟表明歉意。
最起碼要表明謝家男兒的立場,不讓小兒子在戶部為難。
關乎兒子前程,蘇氏還在乎什么臉面
她第二日便備足了餅盒禮品,跑去楚琳瑯的店鋪,給楚氏去解釋賠禮了。
楚琳瑯也沒料到,這次謝悠然正在坐小月子,蘇氏居然來跟自己賠不是。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蘇氏帶著禮盒來,她也不好將人往外面哄攆,便不卑不亢地聽蘇氏解釋。
蘇氏起初有些忐忑,生怕楚琳瑯不給她好臉,若是趁機嘲諷幾句,她可是連地縫都能鉆進去。
幸好楚氏態度和婉,還讓丫鬟給她奉了茶。
她說得那些,也無非是謝勝教她的話,重點解釋清楚這次的閑話起因,實在不是她們母女說出去的。
楚琳瑯微笑聽著,給足了蘇氏臉面,只是說有些話頭,傳著傳著就變了樣子,她原本也不把別人的閑言碎語放在心上,讓蘇氏不必成為負擔。
不過話鋒一轉時,楚琳瑯卻不經意道“說起來,上次我被靜妃發難,也是蘇夫人您與忘塵居士閑聊,被人聽了口舌,才傳得這么不堪。我這個人啊,有些迷信鬼神,凡是不吉利的人事,吃過一次虧后,就絕不沾染。蘇夫人既然誠心來給我道歉,那我也就多說幾句,以后啊,離那有口舌之災的人遠些”
說到這,楚琳瑯還煞有其事地掏出龜殼搖了搖,卜出一卦,還給蘇夫人看“您看是不是這卦象是犯了小人”
蘇夫人尷尬一笑,沒有再說什么,便借口叨擾太久,起身告辭了。
待蘇氏走了,楚琳瑯臉上的笑意稍淡。
若真是蘇氏母女造謠,只依著她們二人的心眼子,也沒臉走這一遭,到自己跟前道歉。
所以蘇氏若說的是真的,這次流言背后推波助瀾的人是誰,一下子昭然若揭。
那位忘塵居士,還真是個心眼小的,很是記仇呢
聽陶雅姝說,因為宜秀郡主和靜妃的事情,陶家國公爺狠狠訓斥了陶四姑姑。看來這位姑姑記恨在心,將賬目算到了她楚琳瑯的頭上了。
若是別人還好,楚琳瑯左右就當被狗咬了一口。
可是這忘塵居士的可恨歹毒,遠遠超過了蘇氏母女。
所以方才楚琳瑯在跟蘇氏說話的時候,也替這位夫人撥了眼前迷霧,跟她分析了上次忘塵居士言語撩撥謝二當出頭鳥的關節。
看蘇氏那一副恍然的樣子,應該在她這有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