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今孤兒寡母,沒有助力又如何
她突然想起前些天,太子突然開口跟她問起了當年她寄住在太子府的往事,這其中的意思,不僅讓人琢磨。
不妨學了司徒晟,也得攀攀些大樹才好
第二天,聽說太子來尋兄長,陶慧茹便捏算好時間,端著一盤果子去了兄長的書房。
等敲開了書房的大門,陶氏已經妥帖收起了心中的怒意,微笑地跟陶海盛和太子請安。
恰好太子和陶海盛已經說完了公事,看陶慧茹進來,太子便站起身想要告辭。
可是陶慧茹卻出聲挽留太子,又說起了陶贊主持月中法會的事情,跟太子請求道“這是贊兒做寺官以來,第一次親自主持大局,全權負責的法會道場,若是去的人不多,他的臉上也掛不住。不知太子能否撥空賞光,您與太子妃也一同參加,為贊兒造一下聲勢”
陶海盛雖然對妹妹有求必應,可聽到這個請求也有些為難,覺得妹妹這么說有些唐突人。
太子如今滿腦子的官司,聽了陶慧茹的話,覺得這位姨母太不懂事,可又不好當著陶海盛的面,不給陶慧茹面子,便敷衍道“最近邊關事忙,孤實在抽不開身,孤讓太子妃到場,撐一撐場面吧。”
聽太子說,陶慧茹連忙道“不敢叫太子為難,不過參加這場法會,有些繁瑣的香火準備,容我送送太子,順便再跟您詳細說說,轉告太子妃。”
說到這,陶慧茹又攔住了準備起身相送的兄長“我送太子便可,正好問問太子妃出月子的事情。”
太子妃的確又生了孩子,剛剛出月子,這類話題不好由男子旁聽。
于是陶海盛便朝著太子先行鞠躬辭別。
在陶慧茹引路相送時,正好路過僻靜花園,陶慧茹轉頭看下人們離得甚遠,這才微笑對太子低聲道“殿下,你想不想有個一勞永逸,除掉司徒晟的機會”
太子聽得眼皮子微微一跳,轉頭疑惑看著自己的這位姨母“你這話是何意”
陶慧茹為了兒子,不能說出司徒晟的隱秘,只是微微一笑“沒什么,只是司徒大人為人囂張跋扈,實在非朝廷之福氣。您以前不也是曾經說過此人不善嗎如今倒是有個機會,說不定能助殿下一臂之力”
她說這話時,臉上帶著明媚的笑,可是眼中卻帶著止不住的殺氣。
太子都忍不住暗暗打了個寒顫,也是終于回憶起,自己這位姨母曾經是個什么狠絕的角色。
陶慧茹曾因為和楊毅發生激烈的沖突,以至于楊毅放出休妻的狠話后,便跑來自己這里,賣了楊家。
雖然后來負水戰敗,楊巡戰死,也完全出乎這陶氏的預料。可楊毅投敵的消息傳到京城后,她倒是能下定決心跟自己的丈夫揮劍斬情絲,與楊家恩斷義絕,還巧妙靠著他這個當朝太子,保下了她們母子。
可笑楊毅,恐怕現在都不知,他楊家一遭敗落,都拜這個枕邊人所賜吧
他今日來時,也聽人說起,說是陶贊昨日在宮門被司徒晟狠狠申斥了,鬧得十分沒有面子。
司徒晟若是因此狠狠得罪了她,還真是得罪了個毒婦啊
不過聽了陶慧茹的話,太子還是忍不住失笑,覺得她這樣一個遠離朝堂,帶發修行的出家人,如何能扳倒朝中從一品大員簡直是異想天開,荒誕奇談
可是陶慧茹仿佛熟諳太子心中最隱秘的痛點,不急不緩地拋出了誘餌道“太子您不也是想到了法子了嗎是人總有犯錯的時候,只是有些錯處可以讓人原諒,有些卻不能若是司徒晟碰觸了陛下逆鱗,妄圖混淆龍嗣,你說陛下還肯不肯再信他了”
說到這,陶慧茹示意太子低頭,然后貼在他耳邊輕聲道“司徒晟不是接了皇命,要找尋那個丟失多年的三皇子嗎既然如此,何不助他一臂之力,讓他找尋到,豈不是更好”
太子的心里再咯噔一下,面色陰沉道“你怎知這等事情”
陶慧茹微微一笑“殿下難道不知,我們后宅婦人知道的事情,有時候比你們前朝的老爺們都多”
太子懶得跟她計較出處,不過讓司徒晟找到三皇子是什么意思這豈不是給自己設下絆腳屏障嗎
陶慧茹卻繼續低笑“殿下,您怎么還不明白,這三皇子是可真可假啊他找到真的,是天大的功勞。可若陛下最后空歡喜一場,發現司徒晟故意尋訪個假的出來,你說陛下該如何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