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假的,太子也被父皇的偏心眼給氣著了。
難道只要頂著老三的名頭,什么阿貓阿狗都能騎在他頭上拉屎
事情已經安排周詳,沒有道理讓太子妃也受這種腌臜氣。
當聽聞陛下跟他解釋,這是他失散了許久的三弟時,便開口提出質疑,表示想看看這個三弟的信物證明。
那龍鐲拿來時,太子身邊帶來的老太監如事先安排好的那樣,顫顫巍巍地陳情,表示他之前是服侍先皇后的,分明記得這手鐲當初是先皇后作為嫡母,賞賜給三皇子的。為了給孩子祈福,皇后賞出去手鐲后,請工匠在龍眼處再加了個小小的“福”紋。
就是不知,這個舊物手鐲上有沒有這點細節。
當時陶皇后被人構陷,辯解已經來不及,自然也不及說出孩子戴的手鐲玄機。
所以這些細節,卷宗上可沒記載。得是像老太監這樣原太子府的老人才知。
當然,當初呆在皇后姐姐身邊的陶慧茹也知道這個細節,特意讓太子在足以以假亂真的鐲子上留下這個不會被人發現的破綻。
皇帝聽了,命人拿來手鐲一看,那龍眼光滑,并無什么紋路。
可是當陛下命人找來先皇后當年賞賜給其他皇子的舊物手鐲時,這細細觀瞧,其他如黃豆大的龍眼上還真都有個小小的福紋
就像太子原本預料的那般,陛下果然因為這個假造的鐲子起了疑心,即刻又命專人去細細查尋這個谷有金的其他憑證。
而這卷宗當時由司徒晟把持,若是有人刻意造假,司徒晟自然擺脫不得干系。
待織造局的熟手老宮人來辨那襁褓布料,認出襁褓皮子的織造紋理并非先皇后那時內供的布料,這幾十年間,內供的布料紋理早就發生了巨大變化。
原本是鐵證的貼身之物,全成了假造的。
陛下半晌不語,問司徒晟,為何差事辦成這般地步
司徒晟認錯倒是痛快,立刻承認自己不察,辦了這么久的案子,都沒有太子身邊隨便一個太監知道得多,他愿自請其罪,自懲不察之罪。
陛下倒是從善如流,說既然司徒大人有心請罪,那便暫時入監牢里去反省一下吧。
當即下令拿住辦事不力的司徒晟,將他入獄,留待查清真相,事后再審。
當看到侍衛將那谷有金捆綁上堵了嘴巴拎提下去,而司徒晟也被押送入獄的時候,太子都不敢相信,事情進行得如此順利。
只是那個谷有金實在可惡,竟然如此羞辱太子妃,連帶著太子也跟著失了面子。
不過若能就此絆倒司徒晟,也絕了以后再有什么三皇子尋來的后患,他賠上些面子,也值了
之后幾天的事情,也都如太子先前安排的那般,有條不紊的進行,絕對能坐實司徒晟作假的罪證。
當試圖混淆皇嗣的罪狀一樣樣呈遞上來時,太子卻有種心懸在半空,不落地之感。
事情進展得明明很順利,他卻莫名地有些煩躁,感覺自己可能也被影響到。
果然如太子預感的那樣有了變故。
谷有金被押送到刑司,不待上刑具,就迫不及待招供了。
當初他因為賣肉起了糾紛,打癱了鄉里一個老翁,原本是要吃官司的。可偏有人找到他,說可以幫他尋到富貴親人,如若日后有人來找他認親,他只要乖乖跟去,就能坐享榮華富貴。
而他腿上的痣也是那人尋來的一個紋身高手,用了一種特殊的染料,后種上去的。
那人還說,若是以后有人問誰給他點的,他一定要死死咬住,是個叫司徒晟的找人給他添的“福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