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雅姝這架勢,十足十是跟閨蜜楚琳瑯學的。當初在綠洲遇險的時候,楚琳瑯那彪悍的架勢給陶雅姝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琳瑯說過,需要以命相博的時候,千萬別手軟客氣,人狠才能活下去
此時此刻,陶雅姝將楚琳瑯的彪悍承襲了七分。
她手上可不是比劃花樣子,那釵的尖頭已經沒入四姑姑的脖子,血珠子都汩汩往外冒了。
陶慧茹也是嚇得哇哇叫,直喊著那些太監侍衛莫要靠前。
就在雙方僵持的功夫,突然有人高喊“陛下駕到”
話音未落,皇帝已經走了進來,一看眼前的架勢,不禁蹙眉道“這是怎么回事”
而跟在皇帝身后的楚琳瑯,看了眼前的架勢,陶雅姝好像沒有吃虧的樣子,不禁暗自松了一口長氣。
幸好,她在要走出宮門時,突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跑去陛下那搬了救兵。
不然依著這太后宮里的架勢,陶雅姝遲早要吃大虧的。
她也顧不得給太后施禮,趕緊走過去,對陶雅姝道“快些松手,別抻到自己了,陛下既然來了,自然會為你做主的。”
而太后看皇帝來了,卻是帶了些歉然,待屋里的侍衛閑雜人等退下去后,這才將這陶雅姝的丑事說了出來。
皇帝聽了,并沒像太后預料的那般震怒,反而很是和眉順目地問雅姝“你有喜了”
雅姝不敢隱瞞,只能跪下點頭。
陶慧茹捂著冒血的脖子,心內憤恨不已,連忙對陛下道“陛下,是我陶家管教不嚴,讓這女子生出這么包天的膽子來,若是兄嫂知道,必定活活打死她,不敢臟污了陛下的耳目”
還不待她說完,陛下就冷冷打斷“沒有問你的話,為何這般插言盛海,去,將三皇子妃扶起來,她懷了身孕,怎好久跪”
陛下的這種態度,一時間讓太后、太子妃和陶慧茹都愣住了。
太后以為陛下氣瘋了,只能小心翼翼提醒“皇上她可是懷了四個月的身子啊”
皇帝轉了轉手里握著的佛珠,和藹道“四個月了好啊。翼兒那孩子也老大不小的了,如今他有后,朕就安心了。”
太后都坐不住了,扯著皇帝的手,擔心地摸著他的額頭,壓低聲音道“可陛下,三皇子他回來也才不到一個月吧”
皇帝安撫地拍了拍母后的手,轉臉看向太子妃“你說跟三王妃有染的那人是誰”
太子妃可不是個惹禍精,方才的陣仗,真是看得她都跟著心驚肉跳,所以聽陛下問,她連忙撇清關系道“我也是聽陶家四姑姑說的,她說她曾經看到三王妃跟女學的廖夫子過從甚密”
聽到這,陛下更是放心地點了點頭。
他當初與三兒子相認的時候,就問過兒子,之前為了沖喜而給他娶的正妃,不知他可喜歡。當時兒子就一臉坦蕩地向他承認,自己之所以愿意來相認,就是為了陶雅姝。
他與她兩情相悅甚久了,今生非她不娶。
也許是愛屋及烏的緣故,看著兒子跟方氏相類的坦率不羈,陛下甚至都不覺得兒子與陶雅姝結下私情有何不妥之處。
所以兒子跟雅姝婚前就暗結珠胎相比,這個打著陶家長輩的名義,跑來宮里搬弄是非的陶慧茹才顯得尤為可憎
尤其是陛下看到一旁太監端著的墮胎藥時,心中更是惱恨極了。
今日,若不是楚琳瑯及時跑去通知他,那老三的心里豈不是要因為祖母的一碗墮胎藥,而生了罅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