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省事的法子,自然是將公主安置在宮里,隨便賞個妃位。
可是那位安谷可汗卻很有意思,直言送來的是他最為之驕傲的女兒,若是大晉陛下重視兩國情誼,就請像慈父一般,妥善安置這位荊國的明珠。
荊國如今,雖然處于低勢,卻跟天災有關。
一旦荊國緩過來,難保日后兩國的情形不會對調。
陛下是打算恩威并施,也打算送去和親的大晉公主。
這樣一來,還是尊重一下這位荊國的小公主才好。
既然人家不客氣地說他的年齡都足以當公主的父親了,自然得給這位公主挑選個適宜的夫君才好。
只是這女子到底是個異族人,將她許配誰就成了問題。
皇子或者重臣,都很相宜,只是年歲還都不能太大。
朝中的臣子,大都熬到了年頭,一個個都胡子花白。
相形之下,這沒有婚配的似乎就只剩下司徒晟了。
而且他的孝期也算過了,也正好替陛下分憂。
當有臣子提起的時候,不待陛下開口,司徒晟已經冷冷瞥向提議的臣子,然后對陛下道“臣性情孤僻,不喜異族女子。”
豈止不喜,滿朝與荊國主戰的臣子,就是以司徒晟為首了。讓司徒晟來娶荊國的公主,未免太過諷刺。
但是,他主動開口提出自己性子孤僻,這么直接了當,也是夠絕的了。
天子恩賞豈容他喜不喜歡
不過司徒晟能說得這么不委婉,也是有底氣的。
老皇帝向來待司徒晟寬和。
只因為司徒晟當初力排眾議,改革職田,走的是孤臣路數。
大部分時間里,他與朝中的臣子都或多或少保持些距離,平日清冷的府中更無設宴賓朋的那一套。
到了這等年歲還不婚者,雖然有守孝的客觀原因,也足見眼光之高,不肯屈就尋常女子。
若他不愿意娶,而且都這么直接了當說出來了,若再逼迫,那么真是廢了自己的肱骨之臣
老皇帝不打算給自己的得力近臣添堵,就此輕飄飄略過。
就在群臣爭論不休的時候,一直在殿外候著的那位阿丹娜公主卻派人送來了帖。
她是代表堂堂荊國,雖然兩國交惡,但是也是戰戰停停,沒有陛下遲遲不見公主的道理。
這帖,據說是公主方才在殿外,自己親手寫的。
她父親安谷可汗癡迷中原文化,而這位公主一手娟秀的書法也可見功底筆力。
陛下看得這字字句句有理有據,看得也是暗自點頭。不由得對這位荊國公主興起了些好奇心。
于是宣召讓公主進殿說話。
本以為蠻族公主,必定生得相貌雄性,樣子粗糙。
可萬萬沒想到,這位公主居然生得個頭高挑,五官明艷,一時竟叫群臣有些看直了眼
那日,司徒晟直到下午,才從宮中出來。
他今日終于閑得無事,便去看看琳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