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放聽了直冷笑,問司徒晟是什么意思。
司徒晟微笑道“陳統領跟在太子的手下,想來年頭也不久了,我細查過,您由當初的小小團練,升遷至副都指揮使,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然后又在這個位置上一動不動,又安置了十年,才略略升遷。在仕途上,太子對您并不算太大方啊”
聽他挑撥,陳放臉上的冷笑不減“太子待我恩重如山,豈是用官位可以衡量的”
司徒晟卻繼續道“你在太子身邊甚久。當知他其人。當年他與楊家不合,為了謀算楊巡老將軍,曾經與泰王聯手,壓制楊巡的用兵之策,造成了負水戰敗。當時太子身邊得用之人并不是你,是個叫鄭勇的人。后來楊家被抄斬,太子與荊國議和的主張得了重用,可是那鄭勇卻在幾年后,在軍營墜馬而亡。之后,才有了陳統領您的飛黃騰達”
陳放聽得心驚,不知司徒晟小小年紀,怎么會知道鄭勇這類舊事。
司徒晟低聲道“當年,在鄭統領的馬鞍下放釘子的人,就是你吧”
陳放瞪眼心虛“一派胡言我何時干過這等事情司徒晟,你膽敢劫掠我的家人可要想到后果還不趕緊放人”
司徒晟卻老早就查清了陳放的底,依舊沉穩道“一個釘子,就可以抹殺所有的功勛。只因為楊家的名聲太盛,太子也不愿意擔負陷害忠良的罵名。太子怕有人追查此事,知道太多的鄭勇,一定不能留下。陳統領,篡權囚父的罪名,可比陷害忠良還要過分。您有什么自信,待太子事成之后,您不會是下一個鄭勇呢”
這話說得,可正是捅在了陳放的七寸上了。
他侍奉太子那么多年,怎么不知其人
他為太子鞍前馬后這么多年,銀子雖然不少賺,可是官職卻一直都不甚大。
只因為太子用自己用得順手,不愿意讓他升遷太快,離得太遠,用起來不得力。
等他做了九五之尊的皇帝,自己這個專門替他做臟活的,的確也無用武之地了
司徒晟閃動著眸光,低低道“人之選擇,往往便在須臾方寸之間,結果卻大是不同。陳統領,您如今便有此等改天換命的契機。只要您肯棄暗投明,我不但保證你一家人無恙,更會請太后為陳統領的行為背書,絕對會以功臣論賞。可你若不肯依從。那么再過半個時辰,便是你全家身首異處之時”
陳放其人齷蹉,但是卻是個至孝的大孝子。另外他家是單苗獨傳,好不容易得來的兒子,如今才五歲。
司徒晟放足了餌料,就看陳放何時來咬了。
他慢悠悠又道“陳統領,所謂從龍之功,也要確保你跟的,的確是一條龍。不然的話,不光是你的下場凄慘,你的家人也不得善終啊”
總之,司徒晟再三保證讓陳放戴罪立功,并讓太后為他寫下保命懿旨之后,陛下禁宮之門便漏了縫子。
太后親自帶著內閣重臣闖入了陛下的寢宮,得見陛下。
老皇帝雖然中風,口眼略略歪斜,卻依舊能言。
當著太后和諸位老臣的面前,立下圣旨,廢太子,改立三皇子為皇儲。
這能進來的老臣們,都是忠良之輩,看著陛下身邊無人侍奉的清冷光景,一個個哭得是熱淚盈眶,就連先前極力反對廢黜太子的老臣,也說不出半個“不”字來。
太子也是過于心急了他若肯耐心等待,如此名正言順的皇長子,陛下豈能說廢就廢
可是現在,他囚禁陛下,圍堵了三皇子府,還要脅迫陛下讓位,真是不可觸碰的禁忌都碰了個遍。
如此這般,哪個臣子還能說出維護他的話來
至于太子派人搜宮,遍尋不到的玉璽金印,其實早在宮變之初,便被運到了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