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陪著她的侍女,小聲寬慰她,直說待一對新人向她叩首后,她便可去休息了。
司徒晟和楚琳瑯都知道母親怕累到,尤其作為新娘子的楚琳瑯,毫無扭捏之情,竟然拉著司徒晟的手,大步率先往前走,趕著行天地之禮。
司徒晟自然明白楚琳瑯心疼母親,才如此急切,他也是含笑任著琳瑯拉拽,拜過天地后,便跪在了母親面前叩首。
溫氏總看這兩個年輕人時不時在自己的眼前晃,雖然搞不清他二人是誰,卻也不討厭他們。
只是按照一旁侍女的小聲提醒,接過二人遞來的茶,淺酌幾口,又將侍女遞過來的玉鐲套在了琳瑯的手腕上。
不過看到琳瑯手腕上原本的楊家傳家玉鐲時,她又是微微一愣,依稀記得自己似乎也曾戴過這鐲子
夫妻成禮之后,琳瑯便該由司徒晟引領著,進入洞房。
司徒晟吩咐侍女攙扶母親去休息之后,便牽引著琳瑯轉身去婚房。
可就在這個時候,禮堂入口的地方卻出現了一陣騷亂。
“誰敢攔我我是司徒大人的繼母,我兒子更是他骨肉至親的兄弟今日我們來送賀禮,還需得請柬嗎”
原來陶慧茹居然帶著兒子陶贊,跟著她的兄長陶海盛,外加幾個捧著賀禮的仆役,一同來參加婚禮了。
陶海盛是有請柬的,原本應該可以順利通行。
可是今日門口迎賓的還有七爺,他一眼便認出了陶慧茹,立刻派人攔住了她。
陶慧茹早就有預料,知道自己今日不能輕易通過,這也是她苦苦哀求哥哥,讓他瞞著父親將自己帶來的緣故。
陛下的罪己詔,已經為楊巡平反,那么贊兒理應受到楊家后裔的榮光。
可司徒晟推拒了侯位后,陛下也沒有松口欽定陶贊為侯位的繼承人,更沒有對陶贊有任何封賞。
陶慧茹有些坐不住了。當年出賣楊家也好,后來算計司徒晟和楚琳瑯也罷,都是她一人主意,跟贊兒有何相干
若是這般無聲無息下去,頂著陶姓的贊兒,豈不是與楊家的隆寵徹底無緣了
就算司徒晟恨她入骨,有心報復她,她也得逼著司徒晟認下陶贊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抱持著這樣破釜沉舟的想法,陶慧茹再不顧大家禮儀,也全失了修行人的云淡風輕,便是豁出去一切,在門口大聲嚷嚷了起來“他司徒晟既然承認自己是楊巡的嫡孫,為何不肯認下弟弟楊家凋零,只剩下兩兄弟更該相依為命難道他榮華富貴,便有不認親弟的道理楊巡老老將軍的在天之靈,豈能瞑目”
陶海盛也被司徒府上的下人阻攔得氣極。
他這個妹妹命苦,全拜楊毅所賜自己一個人含辛茹苦養大個孩子,豈是容易的
如今好不同意等到陛下為楊家平反,妹妹好心想讓他們楊家兄弟相認,司徒府的下人卻狗仗人勢,將妹妹母子攔了下來,真是豈有此理
于是他也是大聲呵斥七爺他們,嘴里都是狗奴才,狗眼看人低一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