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晟娶妻的喜訊,伴著那日門前的鬧劇,很快就傳遍了京城各個府宅子。
聽說那日陶國公知道了兒子女兒的鬧劇,氣得暴跳如雷
再次舉起家法親自杖責,打得陶海盛皮開肉綻。
陶國公之后更是召集了陶家族老,將陶慧茹和陶贊驅除出陶家的族譜。
陶家太大,盤根錯節,沒必要跟一塊腐肉一起爛掉。
他的這個女兒,報復心太盛,一切冤孽,都是不服輸的性子勾起來的。
當初楊家有難,他已經保了這女兒一次。
可是這次,她想要拉上她的兄長,乃至整個陶家跟她共沉淪,卻是萬萬不能
陶國公告訴兒子,若是再跟陶慧茹有半點聯系,下一個被除名的便是他了
如今太子即位已成定局,陶家先前站隊前太子,已經讓太子夫婦心內不悅,若是行差走錯半步,幾代的榮光便要一朝旁落。
陶海盛長這么大,從來沒有被父親拎提到族中長老面前,這么不留情面的呵斥過。
羞愧得恨不得鉆入地縫之余,他知道,父親這么做,也是給司徒晟和太子看。
被妹妹挑唆起來的糊涂勁兒褪下之后,陶海盛也是后怕連連。
自己明明即將成為國丈,何等榮光為何要犯蠢,得罪司徒晟呢
如今的司徒晟,在朝堂上風頭正健。許多人都影傳,太子一旦即位,這個司徒晟很有可能封相入閣。
至此,陶海盛也歇了讓侄兒陶贊認祖歸宗的心思。
只要沒傻透的人,都能看出來,就算司徒晟無意繼承楊家侯位,可他不認的人,也別想撿便宜,頂起楊家的名頭
甚至父親陶國公將陶贊遷出了陶家,讓他回他母親的宅院獨過,算是跟陶家劃清了界限。
陶贊跪在陶家大門前,苦苦哀求外祖父去救母親,可是眼見無果后,也只能哭哭啼啼回去了。
外祖父倒是給他捎了一封信,大概的意思是讓他在皇寺好好當差。
畢竟這類閑差,無關痛癢,卻可保一生吃穿。他如今也大了,該懂事一點,萬萬莫要再為了他母親的事情到處糾纏。畢竟這是陛下圣命,他哪有本事,違抗圣命
再說琳瑯成親之后一個月,便被太醫下了封足令,哪里都不能去,須得養胎一個月后,才可走動。
畢竟她原本體寒,是不易受孕的身體,這又是頭胎,必須加上十二分的小心。
楚琳瑯便在家里憋悶了一個月,等到了日子,便迫不及待要出府透氣。
太子妃最知道自己這位同窗的性情,早早就安排了個茶宴,邀請琳瑯和要好的同窗一起聚聚。
再過兩天,皇寺里要換金身佛像,聽說新制的佛像碩大,都可以頂破廟頂了。
所以前些日子,皇寺也改了屋頂,加高了許多,光是看遠處高聳的廟尖,就可以想象這新佛像的宏偉了。
陛下病情漸重,在新佛像開光之日,太子也要親臨,替父皇祈福。
雅姝便打算邀著琳瑯同去,畢竟給佛像開光,是能沾染福氣的事情,基本京城里的達官顯貴,都要到場的。,,